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综合采用“惩罚型变权”方法、P-S-R模型、GM(1.1)预测模型等分析方法,构建城郊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基本模型,并进行指标库建立、警限确定、数据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与修正、警度确定与警级划分等关键技术研 究,结果显示:2004年到2014年长生桥镇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中警状态提升到轻警状态,但水土 流失、垃圾散乱堆积、水体污染等现象依然严重,治污能力还有待提升,且人口超载和耕地锐减等现象开始显现, 应对水土流失、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人口密度、耕地变化等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理.研究表明,运用上述预警系 统和研究方法既能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又能保障预警过程全部程序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3.
4.
为了解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可行性,缓解城镇扩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选取自然生态适宜度、经济社会适宜度2个维度13项指标,引入惩罚型变权理论,探讨低丘缓坡评价指标的权重修正方法,构建集"基础权重设定"、"权重修正"、"层次分析"等于一体的综合测度模型.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南部经济发达且自然环境基础好,低丘缓坡普遍适宜于开发建设;东北部低丘缓坡分布广泛,因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任务重,开发建设适宜性较差.研究表明,基于惩罚型变权的综合评价方法能有效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更客观.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2016年的鸟类环志数据。这11年共环志鸟类151种50473只,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环志数量超过2000只的鸟种有9种,分别为棕头鸦雀、红头长尾山雀、红胁蓝尾鸲、银喉长尾山雀、黄腹山雀、大山雀、黄眉柳莺、黄腰柳莺、强脚树莺,占总环志鸟类数量的69.9%。51种鸟类的1857只个体在环志后的下一个年度或以后被重捕。重捕的鸟类中,棕头鸦雀的数量最多,达到808只;夜鹭的重捕率最高,10.3%的个体被重捕;71.8%的个体是在首次环志后的下一年被环志到,少数个体首次环志与重捕的时间跨度较长,可达到7年。  相似文献   
6.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判断矩阵法、居住场势度量法和三维空间分类法,依据居住场势理论,探索一种集理论关联、功能指向、效用分析为一体的新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和模式设计方法,以期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提供方法借鉴,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为例进行了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整治模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可划分为4种整治类型区,其中Ⅰ类区适宜采用生态移民涵养式整治模式,Ⅱ类区采用新型农村产业化整治模式,Ⅲ类区采用新型农村社区化整治模式,Ⅳ类区采用生态压缩发展式整治模式。计算得到的白市驿镇各村居住场势分量呈现地域性特征:生产分量地域特征最为明显,由建制镇周围向较远区域递减,近郊型行政村生产分量值(Nip)高于中心和远郊型行政村;生活分量值(Nil)分布特征与其基本相同;生态分量值(Nie)较高区域集中在远郊森林密集、生态环境良好的山区。通过与各行政村自然、社会经济本底情况的验证比对,白市驿镇整治分区结果符合区域实际特征。因此,本研究认为区域内居住场势差异是影响农户自主迁徙的客观推动力,以居住场势理论为指导进行整治分区和模式设计,可以体现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区域特征与功能指向,为整治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5,他引:14  
该文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农用地整治模式为切入点,将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与特定的整治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适合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模式下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求和农户意愿调查的主客观分析,确定研究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应采用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特征的评价模式。论文采用差异性调查分区法、置信区间计算法、潜力等级水平选择法、耕地生产能力计算法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等方法分别确定了A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和B类型区(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的农用地整治的数量潜力、质量潜力,并对潜力结果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A类型区数量潜力551.78 hm2、质量潜力2 218.57 t,B类型区数量潜力1 531.32 hm2、质量潜力3 883.77 t,适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二、三级潜力区,研究认为A类型区整治潜力挖掘应以质量为主、数量为辅。该研究为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潜力分析和土地整治实践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贫困地理与农村多维空间贫困、乡村地域系统与贫困地域系统理论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贫困地域系统”研究视角,并对乡村贫困地域系统理论内涵进行了初步探析.以云南省镇沅县109个村域为评价分析单元,构建了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演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演化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和基于“时空立方体—新兴时空热点分析”的时空演化模式识别方法.研究显示:(1)镇沅县2013-2021年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演化时序阶段性特征经历了“差异波动演化(2013-2015年)—快速演化(2016-2019年)—增长滞缓趋稳(2020-2021年)”3个主要阶段.(2)镇沅县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时空演化模式以连续热点模式为主,加强的热点模式呈零星分布,表征2013-2021年镇沅县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整体上经历了较快且连续稳定的减贫演化过程,是减贫政策普惠作用在时空演化模式上的具体表现;连续冷点模式和持续冷点模式呈现出县域东西两端集聚分布态势.(3)多维空间贫困陷阱主要集中在和平镇、者东镇、振太镇的部分村域,相关村域脱贫稳定性相对较差、返贫风险较高.乡村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循环累积与动态演化的...  相似文献   
9.
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是一种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夏候鸟。2015年5月中旬至6月初,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巢白眉姬鹟的繁殖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该巢白眉姬鹟5月16日产卵,窝卵数为5枚,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每次孵卵时间为(6.1±3.8)min,平均离巢时间为(5.5±2.0)min。在雏鸟约4日龄时,亲鸟的喂食频率为22.5次/h,但雄鸟的喂食频率高于雌鸟。该研究是对白眉姬鹟在我国华中地区繁殖资料的首次报道,可为白眉姬鹟繁殖资料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以三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因子的选取和量化分级为基础,构建了以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生态系统 生境三类生态敏感度因子为框架的三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巫山 县进行了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巫山县生态敏感性程度整体较高,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县域内高 度和极度敏感性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系统稳定性好;中度敏感区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 脆弱性,但对外界的干扰活动具有一定的抵抗和自我调节能力.巫山县应加大力度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植树造林以 增加生态用地面积,适宜强化林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