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10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探讨超高产玉米钾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为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高效施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钾肥不同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对玉米产量、钾素吸收积累及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吉林省东部玉米各处理之间产量基本达到差异性水平,最高产处理的产量为15535.6 kg/hm~2,其中3个处理达到了超高产水平,分别较不施钾处理增产30%以上。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增长,钾素积累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峰值,分析得出玉米在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同时,钾素并不在植株体内大量储存,而是随时间延长逐渐淋失。产量最优处理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66.9%、1.7 kg/kg和111.0 kg/kg,各指标均高于其他试验处理。即适宜的施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植株各阶段营养器官的钾素吸收积累量,并使得生育后期植株各营养器官钾素分配比例达到最佳,从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在氮、磷、钾施用量一定的条件下(N 300 kg/hm~2、P2O5140 kg/hm~2和K_2O 140 kg/hm~2),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最佳施用方式为:钾肥总量的75%作基肥,25%作大喇叭口期追肥,此时可获得较高的钾素利用效率和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以浔油8号为材料,研究氮、磷、钾3种肥料用量对油菜的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3种肥料都能增加油菜产量,油菜产量与油菜茁期地上部分和根系干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提高单位面积的角果数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在赣北地区667m2油菜产量>150kg的适宜肥料施用量分别为N11.45~12.59kg,P2O58.66~9.07kg,K208.16~9.95kg.  相似文献   
3.
4.
简述饲用灌木的特性,单宁的分布以及理化性质,剖析了单宁的作用机理和生物活性以及测定方法,重点阐述单宁对反刍动物抗营养与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5.
黑土、黑钙土玉米苗期根际无机磷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志洪  陈丹  曹国军 《土壤学报》1999,36(1):127-131
现在对植物利用土壤磷的研究不仅限于传统的"有效磷"观点.根际土壤磷被根系活化、耗竭的作用相当明显[1,2],并且植物不同基因型的这种作用也存在着差异.蒋柏藩、顾益初报道了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3]和分级方法[4],并将Ca-P细分为Ca2-P、Ca8-P和Ca10-P,这一分级方法也适合于中性土壤.本文应用根盒培养技术,在黑土和黑钙土上研究玉米根际对各形态无机磷的活化以及肥料磷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植株、不同器官钾素吸收积累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分别施07、51、502、25、300 kg/hm2钾肥。[结果]适量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当施钾225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5 531.0 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24.73%;随生育时期的进展,春玉米钾素积累量前期缓慢增长,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而后钾素积累量下降;春玉米各器官钾素积累量变化有所不同,叶片、叶鞘和穗部均呈单峰曲线,而茎秆钾素吸收规律呈"N"形曲线。[结论]不同施钾量产量、植株钾素积累量和不同器官钾素积累量均表现为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②>处理①>对照(CK)。  相似文献   
7.
红皮病人参周皮层无机元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14个人参周皮层样品(6年生)中3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而建立相关矩阵,明确了Fe、Al、Eu、Sc、La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即有促进人参红皮病发生的趋势;Mn、Mg、K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即有抑制参根发病的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分别设置3个灌溉水平[灌溉定额50 (W1)、150 (W2)、250 mm (W3)]和3个钾素营养水平[不施钾(K0)、施K2O 80 kg·hm-2(K1)和施K2O 120 kg·hm-2(K3)],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不同灌溉、施钾水平对膜下滴灌春玉米碳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钾互作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同一灌溉水平下,玉米碳代谢关键酶活性整体表现为K1依次高于K2、K0,其中对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影响最大,K1较K2、K0分别提高8.96%和42.89%,在同一钾素营养水平下,玉米碳代谢关键酶活性表现为W3依次高于W2、W1;其中K1条件下,蔗糖磷酸合成酶提高最多,W3分别较W1、W2提高30.50%和2.89%。水钾互作对春玉米碳代谢关键酶活性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综合而言,玉米产量及碳代谢关键酶活性会随着灌溉水平升高而增强;在一定钾素水平内,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量会随着钾素营养水平增加而增加,但过高的钾素水平会抑制酶活性及产量的提高。在半干旱区玉米生产实践中灌...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磷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磷肥不同施用时期及分配比例对吉林省西部超高产玉米产量及磷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磷方式对玉米产量和磷素吸收积累量有一定影响。施磷量一定的条件下,在玉米生育后期追施磷肥可有效提高产量,其中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均追肥处理产量达到13 706 kg/hm2,较一次性基施处理高0.82%;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磷素积累量也相对较高,收获时期植株磷素吸收积累量为126.4 kg/hm2,高于其他各处理。从成熟期玉米植株磷素含量分配比例来看,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均追肥处理收获时期子粒中磷素含量占植株总磷素含量的68.99%,其他处理均超过70%;除子粒外其余各器官磷素含量所占比例均较高。本试验条件下,在玉米生育后期追施磷肥的施磷方式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但相对于磷肥一次性基施的方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区设计,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直播油菜出苗率、氮素积累量、农艺性状、菜籽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可以显著降低直播油菜生产过程中的密度,但对油菜的各项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了直播油菜菜籽产量和经济效益,且氮肥施入245.4 kg/hm~2时,经济效益值最大,为3445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