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7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1mg/L2,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颗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每周至少继代培养1代,有时甚至要继代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至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11种培养基中,N6+1mg/L 6-BA 0.5mg/L 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诱导率为70%。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在本实验中(1997年)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4%,比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平均23%)低,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3年)太长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汕优63”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滇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10.5-15t.hm^-2)的产量形成特点为:(1)产量结构上具有单位面积穗数多和每穗粒数多的优势,在大数体条件下仍保持高的结实率和大穗优势;(2)水稻的生育期长和高原独特的光温条件有利于植株的稳健生长和产量器官的协调发展;(3)光合速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大,库源关系协调,这些特点的形成与高原独特的气候生态条件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秧苗素质对水稻物质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外源DNA导入水稻西南175引起的性状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