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小康建设是其重点,只有实现农村的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镇(或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可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保障教育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镇(或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可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保障教育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南发展低碳经济受到能源需求增长与减排、重化工工业结构与高能耗、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应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节能降耗;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发展思路,做好中长期规划;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互动机制推动河南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夏金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62-2965
随着城市化发展加速,极化效应使城市吸纳农业要素,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城乡差距扩大。农业的发展受到巨大影响。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然而,生态农业科研投入力度不足、新生代农业劳动力补给不足、传统政绩观错位、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等因素制约了河南省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快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科技研发投入机制创新、支农资金投融资机制创新和政府政策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通过对"内卷化"问题的分析,说明经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在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中不仅要警惕"经济内卷化",还要防范"政权内卷化"。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乡村发展环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加速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现阶段,中国苏州的智慧农业模式以数字信息技术带动乡村多业态融合发展、杭州的电子商务引领模式以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发展重塑产业结构、兰考的数字金融模式以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中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融合急需突破科技创新持续供给乏力、乡村新型基础设施水平不高、乡村产业转型资金投入不足、乡村人力资本提质缓慢、涉农法律监管不到位等困境。美国的精准农业模式、英国的订单农业模式和德国的互联网数据共享模式,从政府顶层设计的有效落实、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信息服务技术的创新应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法律保障等方面可为中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