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业科学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丘区水稻覆膜节水抗旱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技术背景与平原区比较,山丘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灌溉条件差、成本高,加之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和气候变化,干旱已成为山丘区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旱灾常导致稻田抛荒、被迫改种旱作、减产甚至绝收,不但影响水稻栽插面积,也影响其单产水  相似文献   
2.
3.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是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链。文章在认真梳理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上,针对产业链重要环节需求,提出了七大共性关键技术,即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化种养殖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只有构建起技术链,才能支撑延长产业链,这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4.
汕优14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育的抗病、优质、高配合力的新恢复系成恢149与珍汕97A配制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汕优149于1993年和1994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区试、产量分别为8550kg/hm~2和860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4%和2.40%。1994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在成都、什邡、  相似文献   
5.
作物光合作用的遗传与产量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作物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遗传研究结果,以及转基因C3作物在改良单叶光合速率方面的最新进展。表明经济系数较高、叶面积指数较大的水稻等C3作物,依靠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产量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香优1号全生育期151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籼粳杂种F_1在雄配子发育的三个时期(四分体期、小孢子期和花粉成熟期)花药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广亲和基因的籼粳杂种花药游氨基酸总量,以及其中的丙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籼粳杂种,而脯氨酸含量则表现相反的趋势。这反映了二者在花粉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代谢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植物转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已取得可喜成就,显示出农业生物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本文综述基因转移技术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川康优丝苗在长江上游稻区年推广面积5 万hm2 左右,并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推广面积的不断增大,该品种在不同耕作方式、不同育插秧方法、不同播种期、不同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应进行系统集成。对川康优丝苗飞机直播、强化栽培、机插秧技术进行总结,并集成了川康优丝苗轻简、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以供推广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剖析‘成恢177’稻瘟病持久抗性和高配合力特性的遗传基础,利用稻瘟病抗谱测定、抗病基因测序和SSR分子标记多态性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成恢177’的稻瘟病抗性和遗传背景。结果表明:在测试的63个稻瘟病单胞菌株和16个鉴别菌株中,‘成恢177’的抗性频率分别为66.67%和68.75%;‘成恢177’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来自Lemont,为Pi-km。分子遗传背景分析表明,在148个SSR多态性位点中,‘成恢177’具有70.95%的‘绵恢502’位点,20.95%为美国热带粳稻品种Lemont位点;且在第1~10染色体上SSR多态性位点属‘绵恢502’较多(64.00%~100.00%),在第11、12染色体上属Lemont较多(77.78%、60.00%)。本研究认为‘成恢177’成功地聚合了Lemont的稻瘟病抗性和‘绵恢502’的高配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