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当阳市农机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木本油料是食用及工业用油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凉山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发展优势及潜力,提出促进凉山州高质量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快速、有序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稻麦轮作下秸秆不同利用方式还田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能够促进土壤固碳,但秸秆不同利用方式还田对稻麦轮作系统中甲烷(CH_4)排放影响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研究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太湖地区秸秆不同利用方式一年还田下稻麦轮作系统中CH_4排放规律进行田间原位观测。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常规处理(NPK,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秸秆还田处理(NPK+S,氮肥、磷肥、钾肥与秸秆均匀混施)、秸秆生物炭处理(NPK+B,氮肥、磷肥、钾肥与黑炭均匀混施)和秸秆与腐熟剂配施处理(NPK+SDI,氮肥、磷肥、钾肥、秸秆与腐熟剂均匀混施)。不同处理下CH_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季。与NPK处理相比,NPK+S和NPK+SDI处理均增加CH_4排放,增幅分别为12.7%和20.9%,NPK+B处理减少了7.5%的CH_4排放。与NPK+S处理相比,NPK+SDI处理CH_4排放显著增加7.3%,而NPK+B处理CH_4排放显著降低17.9%。除NPK+B处理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其他处理对产量并无显著影响。与NPK处理相比,NPK+S和NPK+SDI处理显著增加了单位产量甲烷排放,增幅分别为23.7%和18.4%,NPK+B处理降低了单位产量甲烷排放,幅度为19.9%。与NPK+S处理比较,NPK+SDI与NPK+B处理单位产量CH_4排放分别降低了4.3%和35.3%。结果说明秸秆配合腐熟剂还田或秸秆炭化还田可减轻由秸秆直接还田所带来的环境损害,且炭化还田的减排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江洁  严玲 《云南农业》2003,(12):2-2
参与性方法是指在外来者帮助下 ,使当地人能应用其知识 ,分析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环境和条件 ,制定计划并采取相应行动 ,最终使当地人从中受益的方法 ,简称PRA。这是90年代发展起来并迅速推广运用的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引入云南后 ,在一些项目中广泛运用 ,取得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5.
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凉山州核桃种植面积大且分布广泛,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核桃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全州核桃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凉山州发展核桃林下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探讨其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其中稻套麦10月25日播种,拔节肥按不同尿素施用量分5个处理:A:150 kg/hm2;B:225 kg/hm2;C:300 kg/hm2;D:375 kg/hm2;CK1:0kg/hm2。收稻后旋耕撒播小麦(茬后种麦)分2个处理,分别为CK2:于11月5日播种;CK3:于11月15日播种。稻套麦大田用种量225kg/hm2,茬后种麦大田用种量150 kg/hm2。[结果]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施用拔节肥225 kg/hm2后其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以及不施氮处理CK1。但与稻茬后撒播小麦相比,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稻套麦产量要低于适期茬后种麦水平,高于迟播小麦。[结论]该研究可为稻套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模式剖析——以成都市金堂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玲  姜庆  王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94-99
为了优化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拓宽食用菌菌渣的利用渠道和区域,笔者基于对金堂县食用菌菌渣处理现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金堂县食用菌菌渣循环利模式归纳为配料循环、饲料循环、肥料循环、燃料循环等4种模式;总结出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总模式,并指出其存在农业科技力量薄弱、集约化处理力度不强、处理不当引起二次污染、栽培农户循环意识淡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菌渣循环利用宣传、提供科技后勤保障、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扶持龙头企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Plenum”出版社于1977年7月出版了一本生物防治专著,书名为“BiologicalControl by Augmentation of Natural Enemies”(增殖天敌昆虫的生物防治),共480页,主编为R·L·Ridgway和S·B·Vinson。近年来,人们为解决化学农药的污染问题,正在寻求一种新的防治害虫的方法——增殖天敌昆虫的生物防治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害虫本身固有的天敌来消灭它们,因而这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胸腔注射法,研究了恩诺沙星对湘云鲫(Triploid crucian carp)组织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给药后5 d,各试验组GPT、GOT酶活性均升高,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差异水平(P<0.05);给药后10 d,各浓度组GPT酶活性有所降低,而GOT酶活性则继续升高,鳃的GOT酶活性达到了最大值;给药后15、20 d,各浓度组GPT酶活性继续下降,而肝脏、肾脏GOT酶活性在给药后15 d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给药后25 d,鳃的GPT酶活性除200 mg/kg组外都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肝脏、肾脏各浓度组的GPT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的GOT酶活性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而鳃和肾脏的GOT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