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27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985年-1999年山东省主要玉米杂种和自交系遗传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山东省的玉米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的利用趋向集中,其中鲁玉2号、丹玉13号、掖单13号、烟单14号、掖单12号、沈单7号等7个杂交种利用占67.32%,黄早4、M017、107、478、E28、340、8112等7个自交系利用占72.04%。亲本自交系的来源也趋向集中,主要是塘四平头系统、Reid系统,玉米种质基础狭窄。本文对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如何培养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通过分层次的创新活动,促进创新教育,营造创新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农学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从农学专业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出发,在多年实践教学探索与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农学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应遵循的原则,论述了构建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体系,并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1983~2006年主要种植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Reid、塘四平头、旅大红骨、温热、M017、自330和其它群共7个杂种优势群,Reid×塘四平头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山东省玉米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不断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此文在阐述农业院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基础L,重点介绍了几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研与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将科研与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稳步提高实验室的装备水平,建设国内一流实验室,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管理,山东农业大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选用鲁薯 7号和徐薯 1 8为材料 ,研究了土壤通气性对甘薯无机养分吸收、14 C 同化物分配和块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可以增加叶片中钾、钙、锰、硼和锌的含量 ,增加块根中钾和钙的含量 ,减少块根中锰、硼和锌的含量 ,促进14 C 同化物由叶片向块根的运转和分配 ,提高块根中淀粉含量 ,极显著地提高了块根的产量。本文讨论了矿质元素在促进14 C 同化物由叶片向块根运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以农学实验教学中心为研究对象,针对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和农学专业实验课的教学实际,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从管理体制、人、财、物、实验教改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着手。提出并探讨了适合该实验教学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规划和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选用徐薯 18号为材料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供钾水平对甘薯块根薄壁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块根呼吸速率和ATP含量、14C同化物分配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适量钾肥 ,甘薯块根薄壁细胞膜结构完整、清晰 ,内含较多的线粒体和质体 ,胞质较丰富 ;块根的呼吸速率和ATP含量较高 ,有利于提高块根“库”的活性。适量供钾 ,增加单位体积块根内的淀粉粒数 ,提高块根淀粉含量 ;促进光合产物由叶片向块根的运输 ,提高了14C同化物在块根中的分配比例 ;促进块根迅速膨大 ,增加单薯重 ;提高块根产量  相似文献   
10.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及标记基因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观察比较了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的单倍体诱导频率、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表现,以及几个标记性状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WS14和Stock6两个诱导系均能诱导产生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频率分别为3.06%和1.61%,分别比对照系提高35倍和18倍。但两个诱导系均存在植株矮小、生育期较短、生产能力较低,尤其是难以散粉等缺点,作为诱导系直接应用于玉米育种尚有较大困难。在观察的几个标记性状中,以显性基因Rnj和Pu联合应用效果最好,可有效地识别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单独应用则存在一定限制。隐性基因gl1识别可靠性较好,但需转育到育种材料中才能利用,而隐性基因lg1则由于可给育成自交系带来明显缺点性状而难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