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三、四粒荚变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中豆29与中豆32杂交衍生出的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406个家系,在两种种植密度下分析三、四粒荚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四粒荚性状存在明显的变异,有部分家系几乎没有四粒荚出现,而另一部分家系四粒荚几乎占四分之三,群体中出现了三、四粒荚数是一、二粒荚数47倍的家系.50%以上的家系四粒荚数和三粒荚比率超过高亲值,而有70.69%的家系一粒荚比率低于低亲值.三粒荚数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四粒荚数与单株产量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主要原因是四粒荚数与百粒重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但高产家系每荚粒数仍高于每荚粒数低的亲本.  相似文献   
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59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鄂麦596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播期对群体分蘖消长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处理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密度对灌浆特性影响较小,播期对灌浆特性影响较大。密度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播期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密度与播期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和3个构成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密度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密度为225万/hm2的产量最高,且产量3因子较协调。播期间产量差异显著,鄂麦596平均公顷产量以11月3日播种的最高,但与11月11日播种的无显著差异。春季反常低温导致前两期穗粒数下降是播期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综合试验结果认为,密度以195万~225万/hm2为宜;播期根据当地气候适当推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几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咖啡因含量检测的影响,筛选较优的咖啡因提取方法。[方法]以国标水提取方法为对照,研究乙醇提取、氯仿提取、超声提取和微波提取对咖啡因含量检测的影响,并对较优的提取方法进一步优化。[结果]与国标水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提取方法准确度更高,相对误差更小。进一步对超声提取的前处理时间进行优化发现:超声处理45 min以上的咖啡因提取效率与国标方法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咖啡因提取效率及处理时间,确定超声提取45 min为该试验最优的咖啡因提取前处理方法,该方法操作更简单、耗时更少、精密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野生大豆(Glycine.soja)抗锈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锈病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影响大豆生产的世界性病害.筛选抗锈资源是开展抗病育种的基础,从野生大豆中发掘抗锈资源有利于拓宽抗锈育种的遗传基础.采用离体叶片定量接种方法对513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进行抗锈鉴定,得到抗病资源1份,其余均为感病资源.  相似文献   
5.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荚粒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soy01群体中的255个家系进行2年田间试验,采用两种作图方法,寻找一粒荚、四粒荚、每荚粒数等5个荚粒性状稳定的QTL。结果表明,利用区间作图法,2年共找到24个荚粒性状QTL,解释的遗传变异为5%~80%;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2年共找到27个荚粒性状QTL,解释的遗传变异为4%~73%。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2年找到2个重复出现、稳定的四粒荚QTL和2个每荚粒数QTL,为大豆荚粒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小麦主要性状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352株高、抗倒性、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增加,倒伏加重,群体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产量以基本苗225万·hm^-2较高且比较稳定。喷施250mg·kg^-1的多效唑和喷施200mg·kg^-1的矮壮素,都降低了株高,提高了抗倒性,但以喷施250mg·kg^-1的多效唑的效果较好。喷施250mg·kg^-1的多效唑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增产原因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基本保持穗粒数不减少、千粒重不下降。鄂麦352控制密度225万·hm^-2左右,结合起身拔节前喷施250mg·kg^-1多效唑,能获得较高产量。而矮壮素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SSR标记和UPGMA聚类分析,对64份湖北省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7对SSR引物扩增出166条多态性带,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Simpson指数为0.2406~0.9037,平均值0.6960;Shannon-weaver指数为0.4800~2.4684,平均值1.4538.聚类分析将湖北省地方大豆品种分为3个类群,包括鄂中南江汉平原大豆类群,鄂西北大豆类群以及鄂东、鄂南和鄂西混合类群.江汉平原大豆地方品种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豆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大豆幼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中豆29和中豆32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在V2期测定水培幼苗根系性状(主根长、侧根数、根重、根体积和根冠比等)及相关性状(株重、茎叶重和下胚轴重等),以方差分析方法估算遗传参数,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幼苗期根系等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在8个染色体上检测到20个根系及相关性状QTL,其中9个主效QTL位于第11和第14染色体,表型贡献率在10.5%~26.1%之间。在第11和第14染色体上,部分根系性状QTL与地上部性状QTL处于同一位置,其QTL的共位性与形态性状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一致,反映了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大豆种质的倒伏性调查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倒伏是大豆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以60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为材料,调查和分析了大豆倒伏性及其与茎秆性状和产量性状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倒伏性存在显著差异,倒伏的严重程度与茎秆性状有关.大豆品种的倒伏级别与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分枝数等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1%显著水平,茎秆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百粒重呈负相关.不同倒伏级别组之间产量性状表现显著差异,2级倒伏组是具有轻度倒伏和高产潜力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裸大麦鄂大麦507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下,鄂大麦507群体最高茎蘖数较高,但成穗率偏低;在低密度下,最高茎蘖数较低,但成穗率较高.施氮量是影响鄂大麦507产量的主要因素,试验最高产量的密肥处理组合为每公顷210万基本苗、施氮水平165kg,单产为5 156.87 kg/hm~2.密肥处理对鄂大麦507不同产量性状的影响效应不一致,有效穗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度和施氮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度.高密高肥易导致植株变高,增加倒伏的危险;在低密高肥条件下,穗长增加、每德小穗数增多;在高密低肥条件下,穗长变短、每穗小穗数变少.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是影响鄂大麦507产量的主要因素.鄂大麦507生产上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方案为前期促分蘖、中期保成穗、后期利于充分灌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