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把马铃薯完整地从地里挖掘或收获起来,比收获牧草或谷类作物要困难得多,所以,花费的劳动力亦多。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而且减少了收获过程中的各种损失。现阶段普遍使用的马铃薯收获机械,可以一次完成马铃薯的挖掘、升运、土薯分离及铺条等工序。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木聚糖酶-纤维素结构结合结构域(CBM)基因融合过程,在不加引物而只用两种DNA片段经PCR扩增全长融合基因,从而证明了自我延伸过程的存在,是指互补匹配的两段DNA互为引物、互为模板在聚合酶作用下合成融合基因的过程,从理论上阐明了PCR中的自我延伸过程。在传统PCR中加入3次循环的自我延伸程序(94℃×1 min,52℃×1 min,72℃×1 min),融合基因扩增量要更多。进而探讨自我延伸程序中延伸时间的影响,发现延伸时间2、3、5 min扩增的融合基因量显著增强;而延伸时间为1 min时,融合基因条带的亮度增加不明显,说明延伸时间是增加扩增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了解谷物中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的存在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这种抑制蛋白活性对谷物加工中外加木聚糖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选取小麦、大麦、黑麦、绿粒小麦、荞麦、燕麦、玉米、水稻和高粱9种常见的谷物为材料,测定了其籽粒以及籽粒不同部位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在小麦、黑麦、绿麦和荞麦中较高,分别为4.27,4.76,4.18,3.61 IA/mg;在大麦、燕麦中较低,分别为0.54,0.87 IA/mg;玉米、水稻和高粱中没有发现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进一步选取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较高的小麦、黑麦和绿粒小麦,分别测定其种皮、胚和胚乳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结果显示,小麦种皮、胚和胚乳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分另是0.06,3.67,4.47 IA/mg;黑麦种皮、胚和胚乳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分别是1.70,5.42,5.39 IA/mg;绿粒小麦种皮、胚和胚乳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分别是0,5.06,4.57 IA/mg.3种麦类表现出一致的结果,即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在胚和胚乳中基本持平,并且远高于种皮.  相似文献   
4.
为给小麦抑制蛋白的分离纯化以及表达研究提供信息,以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为材料,检测和分析了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籽粒木聚糖酶活性及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活性及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在两个品种间没有差异,不同生育时期小麦叶片及籽粒木聚糖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可能以基础水平存在.叶片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自苗期开始,经拔节期到抽穗期,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但进入灌浆~成熟期则显著下降,而籽粒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则随籽粒的成熟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5.
含正确木聚糖酶基因转化子的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因工程中,人们很难有效地筛选到带有正确基因的转化子。本文将木聚糖酶基因与pET20b重组,转化BL21(DE3) 大肠杆菌,选取10个转化子,放入0.5ml LB培养基过夜培养,补加9.5ml培养基2.5h后诱导,收集并冻融裂解细胞,检测酶活性,7个转化子酶活性接近或高于阳性对照菌落,认定为阳性转化子,经DNA测序证明基因序列正确。与以往检测基因不同,本研究直接检测转化子酶活性,筛掉不能表达活性酶的突变基因,称为活性筛选方法;其次,用冻融裂解细胞方法简化裂解过程,便于自动化高通量操作;最后,比较初筛酶活性,筛选高酶活转化子。这个过程只要2-3天,具有快速简便特点。  相似文献   
6.
载体大小对木聚糖酶过量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木聚糖酶基因与表达载体pET21a(5 443 bp)和pET20b(3 716 bp)重组,而后转化E.coli BL21(DE3) 细胞,发现大载体细胞和小载体细胞中质粒DNA浓度为(4.6±0.01),(5.5±0.01)g·L-1,木聚糖酶含量为(57.2±10.6),(140.2±22.1) mg·L-1,木聚糖酶酶活性为(6.6±0.2),(69.6±11.2) U·mL-1.相对于大载体细胞,小载体细胞质粒浓度增加19.5%,木聚糖酶含量增加1.45倍,木聚糖酶活性增加9.5倍,说明载体大小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效应呈递增趋势.由此可见,小型载体在表达外源蛋白时更利于减少宿主细胞的负担,利于质粒扩增并提高基因拷贝数,最后提高木聚糖酶含量及活性.  相似文献   
7.
木聚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木聚糖酶(E.C 3.2.1.8)是一种内切糖苷酶,同自然界中五碳糖的循环相联系,在能量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在生产过程中间接地利用各种酶:如酿酒、制作奶酪、烘焙面包、修饰淀粉等。1986年,Viikarri发现了木聚糖酶在纸浆漂白和造纸工业中能够降低环境污染物品的用量,伴随着人类对于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的重视,木聚糖酶在工业上的应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对木聚糖酶应用领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酶已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加工、纸浆漂白等领域,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在小麦等谷物中存在一种能抑制木聚糖酶活性的蛋白质性质的成分,称为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具有多型性,但不同类型抑制蛋白都只作用于外源木聚糖酶,而对谷物内源性木聚糖酶没有抑制作用.这就对木聚糖酶应用领域中酶功效的发挥提出了挑战:抑制蛋白的存在是...  相似文献   
9.
10.
(上接2004年第3期第33页)(4)施好底肥和农药马铃薯对肥料要求较高,特别是脱毒薯生长势旺,吸收能力强,增产潜力大,必须施好肥、施足肥,保证营养的供给。要按规定的数量,把作底肥的农家肥和化肥以及要基施的农药,用人工或撒肥机均匀地撒于地面。最好用安装有施肥器的播种机,在播种的同时施入化肥和农药,实现化肥深施,减少浪费和污染。在山西省的马铃薯种植区,一般要求农家肥的施用量在45000kg/hm2以上,全部用作基肥。化肥应参照施肥配方确定适宜的品种和数量。如中等地力的沙质壤土地块,一般每1hm2应补充氮素60kg~90kg,最高不超过105kg;应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