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4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 P2O5 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11.3%~19.7%和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处理玉米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 11.3%~19.7%和 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四密25是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强的玉米品种,虽创造出吉林省东部半山区15000kg/hm2的高产记录,但产量波动(7500~15000kg/hm2)较大。为进一步研究其高产稳产的构成因素,1994-2004年,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桦甸市5个乡镇,应用四密25分别进行了品种比较、高产攻关、覆膜种植与裸地种植、不同施肥量、施肥方法、播种方法、播种时期、不同密度及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剂量、次数、播种期、化肥利用率的试验。通过对上述各项试验的194份材料统计分析,明确了四密25构成产量模型的3个主导因素为千粒重、穗粒数、公顷穗数。根据回归分析理论,计算出产量与3个主导因素之间的模型,为今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遭受风灾后造成玉米倒伏、减产。对风灾后20个玉米品种的40块生产田的百粒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植株直立的百粒重植株倾斜的百粒重植株倒伏的百粒重。植株直立的百粒重分别比植株倾斜的和植株倒伏的百粒重增加18.0%,48.8%。明确了玉米植株倒伏、植株倾斜可大大降低百粒重。在玉米生产中,应增强防治倒伏、倾斜的技术措施,确保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 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11.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倒伏造成减产的问题,试验了不同时期及不同时期组合喷施玉黄金的效果,结果表明:苗期 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和喇叭口期喷施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并且增加支持根数。各处理均增加玉米产量,其中苗期 拔节期和苗期 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玉黄金增加产量显著,达到6.95%~6.98%。建议生产上在苗期和拔节期喷施两次玉黄金,浓度为300 mg/hm2。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体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应用等离子体处理种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业增产新技术,属于物理方法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由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来完成,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激活种子的酶活力,使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和生命力,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增高[1-3],植物出苗期提前1~2d,产量提高,品质得到改善[4-8];还可以提高大豆和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化肥利用率以及增产增收[9-10],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及增产增收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省东部,使用便携式施肥播种器播种玉米,可同时完成播种和施口肥,便于单人播种作业,效果很好。提高了群体整齐度,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技术措施,同时具有节省种子和田间管理工时、增产增收等优点,为吉林省东部半山和山区的玉米丰产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更好的提高播种器播种的质量,下面阐述使用播种器播种玉米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2—2013年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千亩方产量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单产达到12 832.4~12 904.1 kg/hm2,收获株数(69 000±1 500)株/hm2,收获穗数(67 500±1 500)穗/hm2,收获粒数(3 750万±300万)粒/hm2,穗粒数(570±10)粒的产量构成。同时提出湿润区单产超过12 750 kg/hm2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指导该区域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0.
玉米倒伏是玉米种植区发生的普遍现象,不同年份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分析桦甸市玉米倒伏原因,提出预防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桦甸市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