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培养技术,分析培养细胞的形态特征与抗原性。方法采用改良RPMI-1640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作体外培养,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和一般形态,取培养3周的细胞作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并用SDS—PAGE、Western blot技术、免疫荧光和凝集试验检测其抗原性。结果在培养早期,细胞呈半悬浮状并向培养瓶中心聚集生长,观察到细胞分裂增殖现象,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生长繁殖速度渐渐减慢,培养至8周,多数细胞死亡。培养3周的细胞,大小不均,呈多形性,大部分细胞呈高核质比率,仅少数细胞胞浆较丰富。电镜观察培养细胞表面呈现特殊结构。SDS—PAGE和Immuno blot分析表明:尾蚴细胞与尾蚴虫体的蛋白带谱大体相似,感染兔血清对尾蚴虫体和尾蚴培养细胞抗原分子识别的条带略有不同。用尾蚴培养细胞与感染兔血清作凝集试验和免疫荧光检测,二者均可出现特异性结合。结论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在体外出现有限增殖,该细胞在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选取转铁蛋白、核苷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黄体酮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与维生素组合等5种促进细胞增殖的因子作为考察因素,每种因素选取添加与不添加两个水平,采用正交设计,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配制16种条件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动态观察和AKP组化染色法及直观法分析法获得不同培养条件影响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的结果。结果 第2,4,9,13,14孔中的组织出现明显的细胞增殖现象,其细胞AKP检测值也相应较高,各孔中培养细胞的AKP值经直观分析表明:促进细胞增殖最佳因素组合为C181A1,即转铁蛋白、核苷酸、b-FGF。结论 转铁蛋白、核苷酸、b-FGF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单克隆抗体 (SjAWMMcAb) ,探讨其与吡喹酮在宿主体内的联合杀虫作用。方法 :用SP2 / 0骨髓瘤细胞与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 ,经筛选和克隆化后建立分泌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通过单层细胞培养法和小鼠体内接种法收集单克隆抗体 ;采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测定 (IFA)对其进行鉴定 ;小鼠实验观察单抗与吡喹酮的联合杀虫作用。结果 :建立了 3个分泌SjAWMMcAb的细胞株 ,Westernblotting显示 3个McAb可识别 5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 ,IFA表明 3个McAb均能与血吸虫成虫表膜发生特异性反应 ,3B6和 1C2两株McAbs与吡喹酮联用杀虫率分别可提高 4 1.78%和 2 4 .12 %。结论 :某些SjAWMMcAb与吡喹酮可发挥联合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带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制作及其G带显带方法 ,进一步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特征。 方法日本血吸虫 18d童虫 ,经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后剪碎 ,经消化、低渗和固定等处理 ,然后作滴片、烤片、胰酶消化和Giemsa染色显G带 ,最后在光镜下观察并测量染色体大小 ,显微摄像 ,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显示的特征。 结果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数 2n =16,按大小顺序排列分为 3组 :大型 1~ 2号为A组 ,其中 2号为性染色体 ,中型 3~ 5号为B组 ,小型 6~ 8号为C组 ,其核型公式为 2n =6st 8sm 2m ;各对染色体均显示出各自特征性的G带。 结论 本研究采用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童虫 ,能获取较理想的染色体图像 ,进一步证明血吸虫核型为 2n =16,n =8,多倍体亦可见。此外 ,对日本血吸虫染色体G带显示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带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制作及其G带显带方法,进一步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特征。方法日本血吸虫18d童虫,经20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后剪碎,经消化、低渗和固定等处理,然后作滴片、烤片、胰酶消化和Giemsa染色显G带,最后在光镜下观察并测量染色体大小,显微摄像,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显示的特征。结果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数2n=16,按大小顺序排列分为3组:大型1~2号为A组,其中2号为性染色体,中型3~5号为B组,小型6~8号为C组,其核型公式为2n=6st 8sm 2m;各对染色体均显示出各自特征性的G带。结论本研究采用20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童虫,能获取较理想的染色体图像,进一步证明血吸虫核型为2n=16,n=8,多倍体亦可见。此外,对日本血吸虫染色体G带显示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32岁, G4P1, 宫内单胎妊娠, 否认不良孕产史、不良接触、近亲结婚以及家族遗传病史。早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均为低风险, 未做无创产前检测, 孕22周超声结果提示胎儿第11胸椎声像改变(蝴蝶椎?)(图1)。经伦理审查批准(2021-011)以及孕妇知情同意, 于孕23周行羊膜腔穿刺获取羊水细胞,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进行产前诊断, 胎儿核型为46, XN。Affymetrix CytoScan 750K Array检测显示胎儿16p11.22 (29 428 531-30 190 029)区存在0.76 Mb杂合缺失(图2), 涉及TBX6等23个OMIM基因。孕妇夫妇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均未见异常, 考虑胎儿为新发变异。孕妇在咨询后选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 .方法 对108例HD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HCV RNA,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CV抗体(抗-HCV)和HCV核心抗原(HCV-cAg),并同时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计算其变动率. 结果 HD患者荧光定量PCR HCV RNA检出率为33.3%(36/108),抗-HCV阳性率为32.4%(35/108),HCV-cAg阳性率为26.9%(29/108),HCV标志阳性患者中仅4例ALT和AST均升高.在抗-HCV阳性患者中,HCV RNA检出率为82.9%(29/35);在抗-HCV阴性患者中,HCV RNA检出率为9.6%(7/73);在HCV RNA阴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8.3%(6/72),两者符合率为88%[(29+66)/108];在HCV RNA阳性患者中HCV-cAg检出率为80.6%(29/36).结论 ALT不能作为血液透析患者HCV诊断和反映病情的一项敏感指标,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弥补ELISA检测的不足,在抗-HCV阴性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检测HCV RNA具有重要意义,对监测无症状的HCV携带者或新发现的感染者,应用ELISA法检测HCV-cAg将是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尿α1微球蛋白(α1m)、尿β2微球蛋白(β2m)、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和中段尿样本,检测血清中的肌酐(Scr)、Cystatin C,尿中的Cr、NAG酶、α1m、β2m以及RBP。从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尿白蛋白:尿肌酐<3.5mg/mmol20例设为A组,尿白蛋白:尿肌酐在3.5~35mg/mmol20例设为B组。结果Scr值在所有组(A组、B组以及对照组)均保持在实验室参考范围之内;血清CystatinC:B组(1.93±0.22)与对照组(0.87±0.13)、A组(0.98±0.14)相比,明显升高(P<0.01);NAG酶:A组(68±5)和B(118±7)与对照组(24±3)相比,明显升高(P<0.01);α1-MG:对照组与A组是相近的,对照组为1.51±0.10,A组为1.62±0.11,而B组明显升高(2.70±0.31)(P<0.01);β2m: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1),即1.97±0.43和4.10±0.11vs0.79±0.17;同样,RBP:对照组为2.02±0.05,A组为11.45±0.06,B组为19.87±0.32,B组和A组vs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症中,血清CystatinC是一项比肌酐更有效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早期肾小管损伤是以小分子量蛋白质和NAG升高为特点,它显示了早期肾损伤,预测了血清Cys-tatinC和Scr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在介导CR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CILAB共65株,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38株,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ISAB)27株。采用琼情稀释法检测上述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PCR扩增碳肯霉烯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在检测的15种药物中,敏感性最高的药物为多黏蒂素B-IRAB与ISAB组除对头饱两丁、多黏菌素B耐药性较一致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为66%(43/65),其中38株IRAB中,阳性36株,27株ISAB中,阳性4株;38侏IRAB有32株携带OXA-23基因,1SAl3组菌株中均未检测到OXA-23基因;65株菌主要分为6型,A型52株,是主要的流行克隆。结论本院存在CRAB的流行,主要为A型株。OXA-23基因的产生在介导CRAB碳青霉烯药物耐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