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颈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自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植入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小切口植入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32例胫骨远端骨折,男19例,女13例,年龄13~77岁,平均39.8岁。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8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 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7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6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1%。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浅低温干预预防复苏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在心肺脑复苏后常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基础上,予浅低温治疗;将床旁多参数中央监护系统的温度传感器置于腋下进行连续监测,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2—35℃,24h后恢复常温治疗。72h后观察疗效,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评分方法和多系统功能障碍(MODS)评分方法分别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ARDS评分(12.31±4.68)分,治疗后(6.99±3.0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ODS评分1级8例,2级56级,3级62例,治疗后1级22例,2级79例,3级25例。治疗后1级、2级病例增加,3级病例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中发生复苏后综合征28例;预后情况:126例中死亡49例(38.89%),出院但有脑损害19例(15.08%),出院无脑损害58例(46.03%)。结论在心肺脑复苏后常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浅低温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复苏后综合征,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将1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并观察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D-D、FIB显著下降(P〈0.05),PT、APTT变化不明显(P〉0.05),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认为运动康复治疗可减少CHF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5.
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基底核出血患者154例,出血量均为50-80ml。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额部入路组(79例)和颞部入路组(75例)。额部入路组经穿刺靶点定位后,采用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颞部入路组采用传统颞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7、14、3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残余血肿量以及脑疝、再出血、脑积水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①术后7d复查头部CT,示额部入路组残余血肿平均体积明显低于颞部入路组(t=9.17,P〈0.01);脑疝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颞部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χ^2=4.53,均P〈0.05);术后14及30d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t=16.81,均P〈0.05);再出血、脑疝、脑积水、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0d内病例合并统计,额部入路组再出血、脑疝、脑积水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8%(3/79)、6.3%(5/79)、3.8%(3/79)、5.1%(4/79);颞部入路组分别为16.0%(12/75)、18.7%(14/75)、5.3%(4/75)、21.3%(16/75),除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疗效及安全性优于传统的颞部入路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7.
<正>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最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居首位[1]。因此,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能有效的降低产妇的死亡率。现将我院2012-2013年45例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45例,年龄21~39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9例,顺产15例,剖宫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氧气管等临床使用后必须在病区单元内先进行初步消毒处理,然后集中毁形。而目前各医院多采用家用型塑料桶大小4~5个放置初步消毒液,并摆放在治疗室的地上,造成治疗室空间狭小,既不清洁卫生,又杂乱无序。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管理集中、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的病区用初步消毒车,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脏骤停复苏后,自身循环恢复时常伴有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相关的血管扩张型休克,称为复苏综合征。为预防复苏后综合征,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管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000例病例的护理情况.结果 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较为复杂,术后疼痛及相关的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术后康复.结论 根据我科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增加护患沟通,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