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吸虫病是危害长江中、下游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有关急、慢性血吸虫病肝、肠等病理组织学的研究资料很多,而关于肝脏超微结构的病变尚未见报告。现将我们对25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穿标本的超微结构病理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免疫反应(急性)及粪孵(慢性)阳性的血吸虫病人25例的肝穿标本作为研究材料。经皮快速肝穿的标本,迅速切成1mm~3左右小块,立即投入磷酸缓冲(pH7.4)1%锇酸(O_sO_4)液中固定3小时,以常规酒精丙酮逐级脱水。国产环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疗效抗吸虫和绦虫类药物——吡喹酮治疗剂量即总剂量每公斤体重60mg,分两天服完,每日三次,治疗7例慢性血吸虫病人,于服药前、后各1天在相同肝叶取活体组织,用光学和电镜观察,结果服药后的慢性血吸虫病人的肝细胞亚微结构损害均较服药前有明显减少,池扩大,膜上核糖核蛋白体脱失;光面内质网普遍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泡状结构;线粒体肿火,嵴排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88例肝内乙肝抗原阳性的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患者进行肝脏病理和临床分析,发现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有四种肝脏病理类型:单纯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13.6%);肝纤维化合并慢性肝炎(18.2%);肝纤维化合并静止性肝硬化(29.6%)和肝纤维化合并活动性肝硬化(38.6%).88例患者中,43例(48.9%)无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指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与肝脏病理变化程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核糖核酸(EHFV-iRNA)传递体液免疫中,作者建立了检测EHFV-iRNA致敏小白鼠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固相红细胞吸附试验(SPAEC)。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在检测iENA诱导正常小鼠产生抗体实验研究中,结果满意。本研究工作为测定低水平抗体提供了新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5.
急性鱼胆中毒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内科收治3例儿科收治1例急性鱼胆中毒,共计4例。其中2例因未述吞服鱼胆史,在较长时间内误诊。结合文献报道的11例,重点探讨误诊的原因。典型病例报告女患,11岁,因呕吐、尿少色深6~7天、下肢水肿5天入院。起病时精神萎靡,纳差、上腹持续隐痛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核糖核酸(EHFV—iRNA)传递体液免疫的活性中,我们建立了检测EHFV—iRNA致敏小白鼠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固相血球吸附试验(SPARC).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在检测iRNA诱导正常小鼠产生抗体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 固相免疫吸附血凝试验(SPISHA)在国内已经开展起来。它具有血凝试验使用方便、容易掌握、结果判断直观的特点,因而颇受欢迎。固相反向间接血凝(SP-RPHA)既可用于抗原检测,又可用于IgM抗体检测。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已用于EHF的诊断。但所测IgM、IgG混合抗体持续时间很长,其临床诊断价值不如IgM。加之RPHI属液相反应系统,易受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猪囊尾蚴多侵犯人体皮下组织、肌肉及脑部,侵犯肺部者罕见,现报道阿苯达唑治疗的两例。 例1为女性,23岁,汽车司机。因间歇性头痛3年余,近2月加重,伴视力障碍,于1984年6月23日入院。患者出现头痛后,体表出现结节22个,结节活检病理报告为猪囊尾蚴。1984年4月,脑CT检查为脑囊虫病。入院后,胸片示两肺二前肋间,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的泛嗜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性病毒,并不侵犯其他器官组织。七十年代以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HBV抗原和HBV DNA确实存在于乙肝患者的肝细胞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中。  相似文献   
10.
吡喹酮是一种新的高疗效抗吸虫类和绦虫类药物。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等单位制成的本品,经鼠、兔、犬和猕猴等动物毒性和杀虫试验,证明其毒性副反应轻,疗效较好。继之经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