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9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两种注射部位的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将在本中心接受屋尘螨变应原制剂(Alutard)皮下免疫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患者先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然后在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 B组30例患者先在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然后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估(VAS)量表评估每次注射时的疼痛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的VAS评分(1. 79±0. 93)低于上臂远端1/3外侧(2. 76±1. 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和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 47%和6. 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两种注射部位患者的疼痛程度均为轻度,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患者的疼痛感觉较上臂远端1/3外侧注射时轻,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故推荐上臂三角肌下缘作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首选注射部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兰州市血液透析门诊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根据WRSR法选取5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按风险高低划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对兰州市17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进行HCV传播风险评估。结果 WRSR值与概率单位存在高度相关性(r=0.981,线性回归方程为:WȒSR=0.164×Y-0.311)。分档结果显示Y16和Y17两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感染HCV为低风险,Y1医院血液透析门诊HCV感染有高风险,其他14所医院为中等风险。结论 兰州市医院血液透析门诊中HCV传播风险等级差异很大,大部分处于中、低风险水平。血液透析门诊应根据自身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HCV传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获取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前后的杨氏模量值变化,探讨其在评估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且行MRI、常规超声检查的门诊或住院静脉畸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硬化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均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记录相关参数值,讨论SWE在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①与常规超声相比较,SWE对静脉畸形血管硬化治疗后评价灵敏度更高。②SWE反应出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1月病灶的硬度变大,与周围组织的硬度比值变大,治疗前后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E能有效评估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操作简便,易于实施,建议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兰州市血液透析门诊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根据WRSR法选取5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按风险高低划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对兰州市17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进行HCV传播风险评估。结果 WRSR值与概率单位存在高度相关性(r=0.981,线性回归方程为:WRSR=0.164×Y-0.311)。分档结果显示Y16和Y17两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感染HCV为低风险,Y1医院血液透析门诊HCV感染有高风险,其他14所医院为中等风险。结论兰州市医院血液透析门诊中HCV传播风险等级差异很大,大部分处于中、低风险水平。血液透析门诊应根据自身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HCV传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兰州市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兰州市五家医院血透门诊血透患者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血液透析过程相关因素、HBV病毒感染检测资料,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  结果  共调查565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HBV阳性31例,感染率为5.49%。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使用血液制品(1 998年以前OR=8.077,95%CI:3.469~18.803;1998年以后OR=2.678,95%CI:1.719~4.170)、输血(1 998年以前OR=5.344,95%CI:2.212~12.910)、透析龄/月(OR=1.008,95%CI:1.002~1.014)、创伤性美容(OR=1.954,95%CI:1.015~3.766)、文化程度低(OR=3.564,95%CI:1.881~6.753)使透析患者感染HBV的风险提高;年龄>40岁(OR=0.214,95%CI:0.064~0.712)的血液透析患者相对于25岁以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较低。  结论  使用血液制品、输血、透析龄越长、创伤性美容和文化程度低能增加血透患者感染HBV风险,在临床中应格外重视血液和血液制品管理和使用,规范透析操作,加强乙型肝炎防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
雷苗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5-118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传统院感防控模式和医护一体化院感防控模式进行效果比较,从手卫生、医疗废物、消毒隔离、多重耐 药菌、职业暴露和传染病6方面监测内容进行指标评价。结果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的实施在院感的医疗 废物处理正确率、消毒隔离知识掌握正确率、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正确率、传染病监测正确率均高于传统院 感防控模式(P<0.05);在手卫生执行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正确率方面虽有波动,但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 式仍优于传统模式(P<0.05);医护一体化感控模式实施后,科室院感管控综合水平从全院第34名上升至 第3名。结论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的实施让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医务 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和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院感防控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气温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2010-2016年庆阳农村地区冠心病及气象数据,在考虑气象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的短期相关性和滞后效应基础上,构建加权指标估计延迟效应分布,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性别、年龄段探讨加权气温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  结果  庆阳农村地区各气温指标对65岁以上男性人群冠心病发病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加权24 h变温的效应最大,加权24 h变温每增加1℃,发病风险增大8.775%(95%CI:4.630%~13.084%);各人群冠心病发病对加权24 h变温均敏感(均有P < 0.05),且在65岁以上男性、65岁以下男性、65岁以上女性和65岁以下女性四个人群中,其效应值依次递减;加权最高气温和加权气温日较差仅在65岁以上人群中有效应,且男性人群效应高于女性。  结论  温度变化对冠心病发病影响最大,无论是骤冷或是骤热,均会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65岁以上男性人群冠心病发病对气温变化更敏感,且冠心病人次与气温指标有明显的短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静脉畸形患者30例,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行常规超声和SWE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厚度,以及杨氏模量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均值(Mean)、标准差(SD)及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的硬度比率(Ratio)。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个月静脉畸形大小和病灶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个月静脉畸形的杨氏模量值Max、Mean、SD及Ratio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比较,各杨氏模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各杨氏模量值Mean、Max、SD及Rati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WE能有效评估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