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7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使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入新阶段,其在支架内再狭窄中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可用于小血管病变中.然而,药物涂层球囊在其他原位病变如分叉、弥漫性、慢性完全闭塞等病变中的应用仍存在局限.但随着"介入无植入"理念的深入,药物涂层球囊由于自身的特性将会呈现出更多的优势.本文就药物涂层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PCI术前口服血脂康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纳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拟PCI治疗的患者7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血脂康组(n=35例)和对照组(n=39例),血脂康组患者在术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1200mg/d共1周,对照组除未服血脂康外其他治疗均与血脂康组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0h、24h采集空腹静脉血3ml,对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人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血脂康组CK-MB升高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1%对31%,P=0.044);两组cTnI升高的患者所占比例也差异显著(20%对46%,P=0.018);Myo虽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血脂康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降低趋势(23%对39%,P=0.127)。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前预服血脂康可显著减少手术过程造成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2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判定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75%)和危险记分.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病例组和80例健康人群ACE基因多态性.结果AC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DD基因型(38.5%)和D等位基因频率(55%)显著高于对照组(13.7%,41%;P<0.05).冠脉病变支数和危险记分在ACE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中DD型和D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0例CHD组和90例对照组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结果ACE—DD基因型频率在CH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8.5%,14.4%,P〈0.001)。AT1R—AC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3.1%,10%,P〉0.05),但合并AC基因型的DD型患者发生CHD和MI的OR值(5.836和3.985)明显高于合并AA型(3.102和2.979)。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中DD基因型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AT1R—C等位基因增加ACE—DD型发生CHD和MI的危险,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患者男性,12岁,主因"室缺修补术后11年,间断心悸2年,再发10 d"于2015-12-11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12年前出生后发现"室间隔缺损",于11年前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生长发育正常,无特殊症状出现,2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悸,未给予特殊处理。患者入院前10 d再发心悸,伴胸闷、气喘,当地医院按"肺炎"处理,效果差,后转至我科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4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35、体表心电图QRS时限≥120 ms、窦性心律的心衰患者26例,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后,以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模式治疗7天,以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第7天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QRS波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N末端脑钠肽为疗效评价指标,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衰的短期疗效.结果: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术后第7天较术前比较,6分钟步行距离由术前的( 279±46)m提高至(312±37)m;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28±7)下降至(22±5);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由术前的(167±22)ms缩短至(132±8)ms;左心室射血分数由术前的(0.29±0.07)提高至(0.33±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术前的(75±8)mm减小至(69±7)mm;左心室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由术前的(105±29)ms下降至(62±8)ms;N末端脑钠肽由术前的(3 086±1 265)pg/ml下降至(1 976±760)pg/ml;患者的各疗效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慢性心衰患者右心房、左心室起搏的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病理机制涉及内皮受损及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多元醇代谢异常、糖化反应的亢进、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激活等多个方面,现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以提高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的方法以及EPCs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用含生长因子的内皮培养基接种于纤连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中。细胞在接种后每2 h去除1次未黏附细胞共2次,然后隔日换液1次,7 d后计数早期克隆。每例血样均分为2等份,1份在获得早期克隆后进行下列实验;另1份持续培养直到晚期克隆出现进行相同实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直接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结合荆豆凝集素及摄取乙酰化LDL,胶原凝胶细胞种植实验测定体外血管生成功能。结果:早期克隆中心为圆形细胞,周边是放射状排列的纺锤形细胞,再种植不能形成第2代克隆且无体外血管形成功能,细胞表面主要表达CD14和CD45。晚期克隆形态不同于早期克隆,在培养21~28 d间出现,再种植可形成第2代内皮细胞克隆,并能在胶原凝胶中形成管腔样结构。其构成细胞与早期克隆相比CD45、CD14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CD146表达明显增加(P<0.01),2种克隆的构成细胞在结合植物凝集素和摄取乙酰化LDL方面未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内皮培养条件下可形成早期克隆和晚期克隆,早期克隆属于单核细胞系列,晚期克隆细胞具有EPCs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分析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心房电生理特性,探讨心房内传导时间在房颤发生中的意义。56例典型房扑患者,其中19例有器质性心脏病,16例在消融前有房颤发作。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电生理检查及标测,记录消融前后心房的电生理参数。根据消融术后随访是否有房颤的发生分为两组进行分析。结果:56例房扑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14±12(6~60)个月,中位数14个月。消融术后15例有房颤发作,其中3例进展为慢性房颤。15例有房颤发作患者的年龄较无房颤发作的患者大(57.1±13.6岁vs42.3±11.2岁,P<0.05),消融术前和术后的高右房至冠状窦的传导时间延长(分别为98.4±17.1msvs67.8±16.5ms;93.1±18.4msvs70.2±19.7ms;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消融前有房颤发作的病史(危险比2.3,95%CI1.425~4.632,P=0.02)和窦性心律下高右房至冠状窦的传导时间超过90ms(危险比1.7,95%CI1.215~3.758,P=0.03)是预测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患者心房内传导延迟,并且房内传导延迟是预测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重要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心内科入院拟诊冠心病患者13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1例及对照组32例,冠心病组再依据HbA1c水平分为三个亚组:HbA1c<6.5%组31例、6.5%≤HbA1c<9%组41例、HbA1c≥9%组29例。分光光度法测定PON1活性,冠状动脉病变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比较各组PON1活性及Gensini积分,分析PON1活性与HbA1c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PON1活性在冠心病组(2.17±0.18)较对照组(2.49±0.19)明显降低(P<0.01);冠心病三个亚组间比较,HbA1c≥9%组较HbA1c<6.5%组PON1活性明显下降(P<0.01)且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显著升高(P<0.01),HbA1c≥9%组较6.5%≤HbA1c<9%组PON1活性有所下降(P<0.05)而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升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PON1活性对数值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r=-0.534,P<0.01),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742,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明显降低并与HbA1c水平升高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