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男,54岁,突发心前区疼痛18h,诊断“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为行介入治疗而转入我院。查体:BP130/90m/nHg(1mmHg=0.133kPa),神清语明,痛苦表情,双肺无干、湿啰音,心律整,心率100次·min^-1,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均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占AMI的1%~2%,是罕见、严重的并发症,VSR患者病情危重,自然预后极差,占AMI后早期死亡的5%。Ledakowicz-Polak等[1]研究发现,AMI成功PCI后,0.71%并发VSR,AMI并发VSR往往合并血流动力学障碍,治疗困难,且死亡率极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冠脉再通的非创伤性指标,分析90万单位尿激酶快速静脉给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再通率为47.62%。在各种非创伤性指标中,再通指数、∑ST下降率、STmax下降率等指标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观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PBS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 (药物与介入治疗 )基础上给予包涵体型G CSF(商品名惠尔血 ) 30 0~ 6 0 0 μg/d皮下注射 ,连续 5d ;或分泌型G CSF(商品名金磊赛强 ) ,6 0 0 μg/d皮下注射 ,连用 5d。第 6d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悬液 5 0mL ,采集后干细胞未做任何处理 ,常规经皮经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 (IRA)通道 ,利用over the Wire球囊封闭IRA ,并将分离的PBSC经Over the Wire导管中心腔注入IRA。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观察有无骨痛 ,乏力 ,皮疹 ,发热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便秘 ) ,心绞痛或心衰加重及一些少见的并发症 :自发性脾破裂、严重化脓性感染、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 ;在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及采集过程中观察有无低钙性口周麻木、抽搐 ,迷走神经反应性面色苍白、晕厥 ,低血容量性面色苍白、晕厥 ,心绞痛发作 ,心衰加重等 ;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冠状动脉内回输过程中可出现心律失常 ,如 :窦性心动过缓 (球囊封堵所致 )、窦性停搏 (窦停 )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球囊刺激支架近端引起严重的冠脉痉挛所致 )、室颤  相似文献   
5.
高糖对乳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载体-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不同葡萄糖浓度干预心肌细胞探讨高糖对大鼠心肌细胞摄糖能力的影响以及葡萄糖转运载体-4 (Glucose transporters-4, Glt-4)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1.不同葡萄糖浓度干预心肌细胞(5.5mM、11.0mM、16.5 mM、22.0mM、27.5 mM和33.0mM)48 h;2.放射同位素法检测3H-DG的摄取,免疫细胞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lt-4表达。结果 1.与5.5mM 葡萄糖比较,除11.0mM 葡萄糖(P=0.075)外,其余不同葡萄糖浓度均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摄糖能力(P均<0.01);2.高糖干预时心肌细胞Glt-4 mRNA和蛋白的改变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5.5mM 葡萄糖比较,除11.0mM 葡萄糖(P=0.051)外,其余不同葡萄糖浓度干预均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膜Glt-4蛋白表达 (P<0.05);4.心肌细胞摄糖能力AR和细胞膜 Glt-4 蛋白(r=0.419, P=0.049)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糖可能通过抑制Glt-4膜转位减弱心肌细胞摄糖能力。  相似文献   
6.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由于心脏主动松弛受损和/或被动充盈缓慢和/或心肌顺应性下降而导致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DHF的发病率占全部心力衰竭的30%~50%[2],目前全球DHF患者为1500万~2000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60~70岁者DHF的发病率为35%~40%,7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7.
患,男性,58岁。发作性胸闷、气短2年余,因5天来加重于2005年7月再次入院。患曾于2003年2月初在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胸痛,疼痛位于胸骨中上段,呈压窄性,向背部放散,持续2h不能缓解,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入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Ⅵ级”,当时未进行溶栓治疗。10天后转来我院,在我院住院期间患曾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41岁。因中度活动出现胸闷、气短,加重1周入院。查体:T 36.3℃、HR 64次/min,BP 118/82 mm Hg。一般状态较差,慢性病容。叩诊心界略向左扩大,第5肋间位于左锁骨中线上,听诊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2/6级,向腋下及心底部传导,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3/6级,向颈部传导。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应用封堵伞行室间隔穿孔封堵,同时或择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远期疗效.方法 对3例患者按常规方法行室间隔封堵术,并行择期冠脉介入治疗.心功能的评定采用临床观察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的方法,追踪 12~22 个月.结果 心功能由术前的Ⅵ级恢复为Ⅰ~Ⅱ级并维持至今.术后无心绞痛发生,无心力衰竭再入院.结论 AMI 并发室间隔穿孔,择期介入封堵室间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在封堵术成功数日后进行较术前及同期进行更为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7例AMI 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药物与介入治疗)基础上给予包涵体型G-CSF(商品名:惠尔血)或分泌型G-CSF(商品名:金磊赛强),300~600μg/d皮下注射,连续5天,第6日分离外周血干细胞,进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一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观察有无骨痛,乏力,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心绞痛或心衰加重,及一些少见的、严重的并发症:自发性脾破裂、严重化脓性感染、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结果在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 %(12/27);其中骨痛发生率为18.5 %(5/27),低热约11.1 %(3/27),乏力约7.4 %(2/27),皮疹约3.7 %(1/27),心衰加重约3.7 %(1/27),无其他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无影响AMI病程的严重并发症发生,在AMI病人中应用G-CSF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