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采用FOLFOX4及FOLFOX4加Avastin两种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观察两者的疗效。方法选择ECOG功能状态评分在0~2,128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FOLFOX4和FOLFOX4加Avastin方案治疗六个周期。结果A组有81例:完全缓解(CR)1.2%,部分缓解(PR)38.3%,总有效率为(CR+PR)39.5%;B组有47例:CR14.9%,PR61.7%,总有效率为(CR+PR)76.6%。结论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疾病无进展时间(PFS)显著延长。因此,FOLFOX4-AVASTIN生物化疗可以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顺铂(TP方案)或顺铂+氟尿嘧啶(PF方案)诱导化疗3周期后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接受TP方案诱导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 d1+顺铂75 mg/m2 d2),每3周重复;B组29例接受PF方案诱导化疗(顺铂75 mg/m2 d1+氟尿嘧啶750 mg/m2 civ d1~d5)。诱导化疗结束3周后行三维适形放疗,20 Gy/次,5次/周,共6周,DT 60 Gy,并联合同步化疗(顺铂80 mg/m2,d1,每3周重复)。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76.7%、79.3%(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4个月、36.0个月(P>0.05)。A、B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2.7个月、1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黏膜炎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延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疗效差异。方法按
照入组标准选择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吉非替尼250 mg/d治
疗,一组接受厄洛替尼150 mg/d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次要观察指标为总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
(DCR)。结果共入组50例患者,其中吉非替尼组27例,厄洛替尼组23例,吉非替尼和厄洛替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0个月和
10.0个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293),但厄洛替尼组略显优势。ORR分别为55.6%和60.9%(P=0.711);DCR分别为85.2%和
87.0%(P=0.861)。无论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还是21号外显子的L858R错义突变均可以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且突变位
点的不同不能导致EGFR-TKI疗效的差异(P=0.072)。结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是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L患者
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厄洛替尼略显优势。无论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还是21号外显子的L858R错义
突变均可以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的表达与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基因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EGFR基因状态及临床样本,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蛋白的表达,并其分期与临床病理特征、EGFR基因状态及表皮因子生长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一线治疗无疾病生存时间(PFS)之间的关系。结果 PD-L1蛋白在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 7%(48/61)、59. 0%(36/61),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 669); PD-L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分化级别、EGFR基因状态均无显著相关(P 0. 05);不同EGFR突变类型间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无明显差异;一线EGFR-TKI治疗的PFS仅与EGFR突变类型(19del最佳,中位PFS 15. 0±1. 52个月,P 0. 0001)有关,而与肿瘤细胞PD-L1蛋白表达、肿瘤免疫细胞PD-L1蛋白表达、EGFR-TKI用药类型均无显著相关(P 0. 05)。结论 PD-L1蛋白在晚期肺腺癌的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均有表达,但二者之间无差异,且与EGFR基因状态、EGFR-TKI疗效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顺铂±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5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为单用顺铂治疗组,B组为顺铂联合rmhTNF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31例,总有效率(CR+PR)为58.06%。B组23例,总有效率(CR+PR)为86.96%。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两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P=0.021)。结论 rmhTNF与顺铂具有协同作用,两药联合胸腔内注射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单用顺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可评价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6例,以多西他赛75mg/m2,吉西他滨1.0g/m2 iv·d1,8,方案治疗4—6周期后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结果36例中,CR1例(2.8%),PR19例(52.8%),总有效率(CR+PR)为55.6%,此外SD9例(25.0%),PD7例(19.4%)。中位随访时间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6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皮疹、恶心及呕吐等,仅有1例出现严重骨髓抑制,且经处理后可继续化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方面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患者可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磷酸铝凝胶、白细胞介素11(IL-11)、地塞米松保留灌肠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开始第1天,观察组用温生理盐水100 m L、磷酸铝凝胶40 g、IL-11 3 mg、地塞米松5 mg保留灌肠,对照组用温生理盐水100 m L、地塞米松5 mg保留灌肠;1次/d、5次/周,用至疗程结束后第3天;观察疗效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生放射性直肠炎0~1级12例、2级22例、3级2例,对照组分别为5、24、7例,P均<0.05。观察组首次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症状的中位放射剂量为27 Gy、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为放疗后(13.1±1.4)d,对照组分别为21 Gy、(10.3±2.2)d,P均<0.05。两组放疗后血浆CRP水平均不断升高,但治疗组血浆CRP增长速度显著慢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磷酸铝凝胶、IL-11、地塞米松保留灌肠可有效减轻放疗所致直肠黏膜免疫损伤,推迟直肠黏膜炎症的发生时间,并降低患者血浆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水平的改变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30名NSCLC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NSCLC患者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在2个化疗周期后,评估NSCLC患者的化疗是否有效。在治疗前和2个化疗周期后,抽取NSCLC患者的血清样本,检测MMP-9水平。结果化疗前,NSCLC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NSCLC患者血清MMP-9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 MMP-9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化疗有效的一个指标,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SHP-1基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观察转染SHP-1基因前后MDA-MB-231细胞SHP-1蛋白表达情况及转染SHP-1基因对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HP-1,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SHP-1基因在MDA-MB-231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情况,并通过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蛋白水平证实,转染细胞内有SHP-1基因的高表达,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制(P<0.05).结论 向无SHP-1基因表达的MDA-MB-231细胞内转染SHP-1基因并使其稳定表达,可以使MDA-MB-23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为以后进一步探讨SHP-1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