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壁异位胰腺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因上腹部胀满不适3个月余而人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胃镜检查示“胃窦粘膜下肿瘤”。口服造影剂后CT平扫示:胃腔内充盈造影剂,胃体小弯侧壁  相似文献   
2.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①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单胎头位临产初产妇 30 0例 ,随机分为腰硬组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外组 (硬膜外麻醉 )和对照组 (未用任何麻醉方法 )各 10 0例。行L2~ 3 椎间隙一点穿刺并一次成功。分别观察镇痛效果、起效时间、用药量、副作用、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情况。③结果 腰硬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以及用药量明显优于硬外组(uc=5 .34,t=16 .92~ 2 9.6 9,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宫颈扩张加速 ,第一产程明显缩短 ,而第二产程延长 (t =3.34~ 4 8.4 9,P <0 .0 1) ,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而阴道助产率增高 ,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下降 (χ2 =6 .82~ 2 0 .35 ,P <0 .0 1)。④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优于硬膜外麻醉 ,是一种安全有效、更适合全产程镇痛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据调查 ,各种原因所致不孕占已婚育龄妇女的 1 0 %~ 1 5 % [1 ] 。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 ,不孕症诊断率不断提高。我科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不孕症 6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不孕症病人 66例 ,年龄 2 4~ 41岁 ,平均 2 8.1岁。其中原发不孕 2 4例 ,占 36 .4% ;继发不孕 42例 ,占 63 .6 %。继发不孕中有人工流产史者 35例 (83 .3 % ) ,自然流产史者 2例 (4.8% ) ,中期妊娠引产史者 2例 (4.8% ) ,药物流产史者1例 (2 .4% ) ,正常分娩史者 2例 (4.8% )。1 …  相似文献   
4.
在迁建新业务大楼正式投入运行前,采用质量审核、试运行、目视检查等方法,分阶段确认新建血站的基础设施、设备、环境、工作流程等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探讨新血站系统化确认方法。新建或迁建后的血站在正式启用前应对其所涉及的建筑设施、设备、环境、工作流程等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确认,以更好地保障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盐酸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CF)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给大鼠灌胃5,10,20mg.kg^-1CF后,测定在不同时间各组织和体液中CF含量。结果和结论:CF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一室模型,t1/2为2.03-2.17h,达峰时间tmax为1.0h,Cmax和曲线下积分面积AUC均随剂量的升高线性增大。给药后CF在组织中广泛分布,但几乎不存在于脑和脂肪组织,尿、粪及胆汁中原形药物总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22.1%,其中给药72h从尿排泄的原形药累积量相当于给药量的20.6%,在0.2-5.0mg/L^-1浓度范围内,CF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2%-97.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蛋白13(PP13)维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内皮祖细胞(EPC)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就诊的10例HDCP患者,同期选取1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流式检测CD34+VEGFR-2+EPC比例;ELISA法检测PP13、VEGF和SDF-1浓度;Transwell实验检测EPC迁移功能。结果:正常妊娠组和HDCP组的CD34+VEGFR-2+EPC比例分别为(0.5288±0.02897)%和(0.1217±0.01950)%,外周血中PP13浓度分别为(146.1±1 2.66)pg/ml和(38.08±8.144)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示,妊娠患者外周血EPC比例和PP13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9113,P0.0001)。动物实验结果示,PP13显著促进EPC动员,相对于对照组,EPC比例上升了0.654倍(P=0.0199);PP13促进HDCP患者受损EPC的迁移和旁分泌功能,相对于HDCP组,EPC迁移率上升了0.901倍(P=0.0030),培养上清中VEGF和SDF-1浓度分别上升了3.58倍和2.94倍(P=0.0062,P=0.0122)。结论:妊娠期患者外周血中PP13和EPC呈正相关,PP13具有促进HDCP患者EPC动员和受损EPC功能修复的作用。本研究为PP13在HDCP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后残癌与炎症反应带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功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28只,并对其进行RAF治疗。RFA治疗后第1、3、7、14天行DCE-MRI检查,划定63个兴趣区,绘制所有兴趣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T-T曲线)。然后处死兔,取兴趣区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63个兴趣区中残癌27个,炎症反应带36个。分别取8个残癌区域(观察组)和8个炎症反应带(对照组),比较ST-T曲线类型及峰值时间(Tmax)、信号强化程度(SIm%)和强化率(R)。结果观察组ST-T曲线为Ⅰ、Ⅱ、Ⅲ型者分别为1、2、5例,对照组分别为4、3、1例,观察组ST-T曲线以Ⅲ型为主,对照组Ⅲ型少见。观察组Tmax为32.8±8.81、SIm%为1.15%±0.12%、R为5.31±1.93,对照组分别为135.0±30.99、1.29%±0.14%、1.43±0.69,两组Tmax、R相比P<0.05,SIm%相比P>0.05。结论 DCE-MRI有助于兔肝VX2肿瘤RFA后残癌及炎症反应带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在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后残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制备兔肝VX2肿瘤模型,在进行射频不完全消融治疗后1、3、7、14 d行MR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然后处死模型兔,取肝组织行病理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1周内各b值时炎症反应带、残癌ADC值相比P均>0.05.术后第2周时b=200 s/mm2时正常肝组织、炎症反应带及残癌ADC值分别为(2.34±0.36)、(2.14 ±0.33)、(1.86±0.24) ×10-3mm2/s,b=600 s/mm2时分别为(2.09±0.21)、(1.96±0.30)、(1.55±0.10)×10-3 mm2/s,b=1 000 s/mm2时分别为(1.99±0.17)、(1.78±0.15)、(1.43±0.13)×10-3 mm2/s,各b值下不同组织ADC值比较P均<0.05.b=200s/mm2时SNR、CNR、SIR分别为254.3±52.2、35.1±10.1、2.1±0.5,b =600 s/mm2时分别为198.0±44.0、20.2±9.2、2.7±0.8,b=1 000 s/mm2时分别为151.7±24.2、9.6±3.4、3.3±1.0.综合考虑上述数据,b=600 s/mm2为最佳扩散敏感系数.b=600 s/mm2时取残癌ADC值的95%参考值范围上限1.71×10-3mm2/s为界值鉴别残癌与炎症反应,其敏感性为57%,特异性为88%.结论 MR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残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