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右胸前外小切口封堵术在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175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组,传统体外循环(CPB)直视修补术治疗为对照组80例,右胸前外小切口封堵术治疗为观察组9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  相似文献   
2.
许李力  尤斌  高峰  李平  徐屹  刘硕  李光 《疑难病杂志》2015,(1):42-44,48
目的利用倾向性评分对比匹配法比较微创直视与传统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4年6月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患者353例,其中直视微创手术72例为微创组,传统正中开胸手术281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微创手术最匹配的72例病例作为传统组进行对比研究。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方法为股静脉二级管,股动脉插管体外循环,双腔气管插管。经右侧胸骨2或3肋间入路,左侧肺单侧呼吸情况下,以Chitwood钳经胸阻断升主动脉,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心脏停跳后经主动脉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传统正中开胸患者行上下腔静脉插管,主动脉切口入路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结果微创组相对传统组在手术时间(4.4±1.4)h vs.(4.1±0.8)h(P=0.43),体外循环时间(124.8±47.1)min vs.(104.7±33.4)min(P=0.36),主动脉阻断时间(86.8±29.5)min vs.(73.5±22.9)min(P=0.65),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18.5±7.5)vs.(27.1±3.1)h(P=0.26)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围术期输血率36.2%vs.93.1%,术后住院时间(7.3±3.1)d vs.(8.8±3.9)d(P=0.01),术后引流量684(0~2 790)ml vs.739(50~4 460)ml(P=0.03),围术期输血量1.91(0~20)U vs.6.62(0~20)U(P=0.00),手术切口长度(5.6±1.1)cm vs.(26.3±4.5)cm(P=0.00)等方面有显著性的改善。结论在跨越了学习曲线后,直视微创主动脉瓣手术比传统正中开胸手术有诸多优势,是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正中开胸行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修补术是一项低风险和高效的手术方式,而右前外小切口微创手术由于其创口小,效果好而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本文总结38例右前外小切口修补成人ASD的临床经验。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共完成各类微创ASD患者3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8例,年龄平均(33.3±13.0)岁。手术操作特别关注以下几点:右前外小切口,长约4~6 cm,女性患者注意保护乳腺组织,预防膈神经损伤,均采用股动静脉插管,经胸阻断升主动脉。结果:患者中有21例为不停跳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平均(61.3±19.3)min;心脏停跳患者17例,体外循环时间平均(78.6±28.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45.0±26.1)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7±2.2)d,未输血率81.6%。无手术死亡,无围术期并发症,无膈神经损伤。术后1例患者由于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大量渗血。出院超声检查无残余漏,对小切口美观效果感到非常满意的达73.68%,感到满意的有26.32%,无胸廓畸形和膈神经损伤。结论:右前外小切口微创手术方法治疗ASD,是安全可靠的,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因此,推荐作为ASD修补的标准方法,尤其是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右心室血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心脏肿瘤较为少见,尸检中发生率0.0017%-0.27%,其中良性肿瘤占75%,而50%系黏液瘤,血管瘤仅占2.8%。1893年Uskoff首次报道心脏血管瘤,中英文文献报道不超过100例。现将我们发现的临床体征—外周性发绀及术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室血管瘤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屹  尤斌  高峰  李平  许李力  刘硕 《中国病案》2012,13(2):48-49
目的分析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手术效果,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16例患者封堵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6岁~78岁,平均年龄(66.94±7.73)岁;房间隔缺损直径6mm~33mm,平均直径(18.90±12.17)mm,肺动脉压37mmhg~42mmhg;16例患者均一次性封堵成功并痊愈出院,并发症4例(25.00%);手术过程平均耗时(44.69±1.99)min,术中平均用时18min;男、女性患者手术过程平均耗时无差别(t0.05=2.145,t0.01=2.977,t0.001=4.140,T=1.0019,P〉0.05)。结论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患者较为理想的手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和优点.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完成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108例,其中男44例,女64例;平均年龄(44.3±16.4)岁;平均体重(60.0±12.0)kg.二尖瓣置换(MVR) 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 17例,二尖瓣成形术(MVP)5例,MVR+ AVR 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VSD)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ASD) 23例,不停跳直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M1DCAB)9例,MVR+ CABG术1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PECD)2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1例,三尖瓣隔叶腱索断裂修复术1例.同期手术包括三尖瓣成形术(TVP) 19例,射频消融术11例.除MIDCAB术外,其余手术均在闭式体外循环下完成.2例中转常规开胸完成.结果 体外循环36~260 min,平均(104.4±59.3) min;主动脉阻断0~204.0 min,平均(66.7±52.8)min.心脏停跳下实施手术80例,术后自动复跳74例;气管插管2.0~90.0 h,平均(14.5±11.9)h;ICU 停留4.0~138.0h,平均(18.8±15.3)h;术后住院3.0~24.0天.平均(6.9±2.9)天;切口长度3.5~10.0 cm,平均(5.3 ±1.2) cm;术后第1天引流量(337.6±240.9)ml;未输血者72例,围手术期及出院后近期无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和胸骨切口感染者.出院时心功能Ⅰ级94例、Ⅱ级8例、Ⅲ级6例.结论 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近期效果良好,手术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具有创伤小,出血和输血少,切口美观,无胸骨感染,并发症和病死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徐屹  尤斌  高峰  李平  许李力  刘硕 《安徽医药》2011,15(11):1368-1370
目的探讨气囊漂浮导管对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心血管功能监测的方法和结果。方法观察22例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插入气囊漂浮导管同时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对病情判断及治疗进行整体效果的评估,同时选用重度冠心病18人进行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搭桥并进行监测。结果该组22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术后心指数基本正常,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二次开胸止血等严重并发症没有发生。两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心血管功能监测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应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徐屹  尤斌  高峰  李平  许李力  刘硕 《安徽医药》2012,(9):1347-1348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在心脏手术后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88例即将接受心脏手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6个月后观察两组间PTSD的发生率及其他临床特征情况。结果随访期间无1例失访。治疗组PTS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女性患者中该差异最为明显(P<0.01)。两组间PTSD-SS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与延缓心脏外科手术后PTSD的发生与发展,女性患者的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直视微创二尖瓣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心脏外科直视微创二尖瓣手术患者150例,男57例(38.0%),女93例(62.0%),平均年龄(50.6±13.5)岁。术前超声诊断二尖瓣中重度返流116例,二尖瓣重度狭窄18例,二尖瓣返流合并狭窄14例,机械瓣瓣周漏2例。参照心外科Carpentier瓣膜分区法确定病变位置,制定手术方案,术中TEE监测下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腔前外侧小切口,行直视下微创二尖瓣手术。心脏复跳后TEE监测心脏排气、测量瓣口相关参数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中TEE再次评价瓣膜病变后修改手术方案8例。二尖瓣成形术49例,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62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36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搭桥1例,二尖瓣人工机械瓣周漏修补术2例。49例瓣膜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分别为(11.19±5.31)cm2和(1.21±0.31)cm2和(1.21±0.31)cm2(t=18.213,P<0.05),返流束缩流颈宽度分别为(7.48±2.75)mm和(1.07±0.51)mm(t=7.320,P<0.05),瓣口面积分别为(4.67±1.49)cm2(t=18.213,P<0.05),返流束缩流颈宽度分别为(7.48±2.75)mm和(1.07±0.51)mm(t=7.320,P<0.05),瓣口面积分别为(4.67±1.49)cm2和(3.58±1.13)cm2和(3.58±1.13)cm2(t=1.104,P>0.05),瓣口最大跨瓣压差分别为(3.07±1.11)mm Hg和(3.81±1.44)mm Hg(t=-0.748,P>0.05)。二尖瓣成形术后TEE评价2例疗效不满意改为人工瓣膜置换术。62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均无瓣周漏。结论TEE在直视微创二尖瓣术前评价瓣膜情况、引导体外循环的建立、术后监测心内排气、评价手术疗效等方面具有引导和评估作用,为手术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