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射波刀)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1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射波刀治疗。单次分割剂量5~7 Gy,照射次数为7~10次,肿瘤计划靶区剂量48~50 Gy,连续照射。其中2例TBIL300μmol/L的患者在放疗前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28个月,治疗结束后12个月患者肿瘤局控率为81.8%,临床获益率为81.8%,12个月生存率为81.8%,且TBIL、ALT、ALP、谷氨酰转肽酶等相关临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射波刀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肿瘤局控率高,胆红素明显下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椎体继发性恶性肿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月于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接受治疗的PLC伴椎体继发性转移瘤患者49例,分为A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n=20)和B组(行调强放射治疗,n=29)。分别给予35 Gy/5 F和35 Gy/10 F的处方剂量。通过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评估止痛效果、影像学评估病变情况、生存期评估对生存的影响。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生存率曲线运用K-M方法绘制,两组总生存率比较运用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放射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提示病情完全或部分缓解及稳定的患者比例、患者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止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3,P0.01);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结论放射治疗对PLC椎体继发性恶性肿瘤疗效确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相同处方剂量的前提下,不仅缓解疼痛时间短,同时并未使临近的快反应组织产生严重的不可耐受的急性或晚期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射波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3年12月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行射波刀治疗的患者21例,脑转移放射剂量为低分次照射3.50~8.50 Gy/次,1~10次,中位值5次,总剂量5.50~35.00 Gy,中位值24.00 Gy,生物等效剂量15.72~48.00 Gy。结果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率90.4%;治疗3个月后,临床有效率为71.0%,局部控制率为86.8%。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损失评分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上升(P均0.05)。结论射波刀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能有效提高其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波刀(cyberknife,CK)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的临床结果,评估CK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CK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10例(共22个病灶)。其中,金标追踪9个病灶,肺追踪6个病灶,脊柱追踪7个病灶。结果 3个月、6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100%、93%。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40%。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分类,无Ⅲ级及以上毒性。结论 CK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相对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但远期效果还须进一步观察及随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