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在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本组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拇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皮神经修复者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丹酚酸B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敏  胡盛  李效宽  梅之南 《中药材》2007,30(4):477-479
目的:探讨高纯度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的得率为指标,对其提取、纯化、大孔树脂分离等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到的丹酚酸B纯度高达92.0%,收率在2.76%以上。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促进丹酚酸B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6岁.因头昏、头痛10天,加重3天入院.在当地测血压为190/120mm Hg.降压治疗无效转入我院.否认有高血压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肩痛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间,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26例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肩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内固定物取出后逐渐康复。结论肩痛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正确使用锁骨钩钢板,重视关节囊、韧带的修补,合理的伤肢固定及锻炼,及早内固定物拆除是防治术后肩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胡盛 《吉林医学》2014,(35):7851-785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外侧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胫骨平台骨折内、外侧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结果:内、外侧钢板固定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6.2±10)周、(9.1±1.5)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侧钢板固定组皮肤坏死率分别为3.70%、3.85%,两组患者膝关节伸屈的角度分别为(106.23±7.32)°、(107.11±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内侧钢板固定治疗效果较外侧钢板固定组好,前者对伤口周围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医科大学建校80周年课程设置特点浅析李治洪,涂自智,胡盛鳞湖南医科大学创建于1914年,迄今已有80年历史。漫长的医学教育历程中,她一直在国内外享有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的盛誉。分析研究我校数十年的课程设置特点,一方面可了解我校医学教育活动情况,另...  相似文献   
7.
8.
胡盛  徐涛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4):283-28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不良反应。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总有效分别为92%和94%,对照组分别为72%和82%,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胡盛 《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S):12-13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QT离散度的作用。方法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梗阻性和非梗阻两组,为每个患者记录体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别计算QT、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倍他乐克,以12.5mg,2次/天起始,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在给药前、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结果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QT、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均超过正常值(P〈0.01);倍他乐克使两组的QT离散度明显缩短了,且梗阻组QT离散度的变化程度较非梗阻组更显著(P〈0.05)。结论倍他乐克能明显缩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2岁,大学教师.患者于2006年3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多于活动时发作,一年来发生晕厥3次,每次晕厥持续约1分钟,先出现视物黑朦,继而神智不清、跌倒在地,很快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