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造成DM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病人生命质量,并加重社会负担[1]。DFU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神经、血管病变等多个方面,病人一旦出现足部溃疡,容易导致感染。DFU临床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多不理想。老年DFU病人因高龄、机体器官功能减退、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降低等生理变化,以及合并多种基础慢性疾病,使DFU的治疗难度增加。DFU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多,如手术清创、截肢、控制血糖、感染时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等,然而部分治疗手段在老年病人中不宜使用或效果不佳[2];而新型治疗技术如生长因子、电刺激、湿润疗法等也未达到理想效果[3]。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因其处理复杂创面的高效力,在促进DFU愈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NPWT的起源、作用机制、在DFU中的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南省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月16—20日湖南省32家二级、三级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1043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55.99%(584/1043)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时点患病率较高,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提高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重视度及筛查力度,并早期干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与润肠通便法治疗肺心病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文静  冷冰霄 《四川中医》2002,20(10):52-52
肺心病属中医“痰饮病”和“水气病”范畴。作者经数百例肺心病人的临床观察体会,其治疗除准确掌握运用张仲景“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治疗原则外,按具体病情运用补中益气与润肠通便之法,效果会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头痛(100%)、恶心/呕吐(94.7%)、发热(78.9%)、颈强直(84.2%)为主。7例CSF蛋白升高,10例CSF葡萄糖下降及11例CSF压力升高。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58.9±27.8)/mm3。影像学检查显示多为脑积水、脑梗死、脑萎缩和脑疝。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的使用率为31.6%、21.1%、47.4%和47.4%,仅2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9例患者误诊率为31.6%,死亡率为21.1%。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较高,及早诊断并早期使用抗真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OIS)与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颈动脉彩超、颈部血管CT成像等检查对OIS患者140例及健康体检者140名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以及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OIS组128例(91.4%),对照组40例(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OIS组77例(55%),对照组24例(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I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评估血管状况,对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薛金娥  汪长银  罗文静  崔坤炜 《实用全科医学》2014,(3):353-355,364,F0003
目的探讨血浆标本的保存温度与保存时间对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取18位患者的血液,分离血浆并分成25份,保存于由不同温度和时间组合的25种环境条件下,分析其血浆胰岛素浓度与血浆标本的保存温度、保存时间的关系。结果①血浆的保存温度(F=4.0,P=0.023)与保存时间(F=27.3,P=0.000)对胰岛素浓度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对胰岛素浓度的交互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7.3,P=0.001)。②4℃时,不同时间的胰岛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37℃时,不同时间的胰岛素浓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4℃时,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相对于即时冷冻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偏离度呈小范围水平波动趋势;20℃和37℃时,随着时间增加,各标本胰岛素浓度的偏离度大都呈迅速下降趋势。结论血浆标本的保存温度与保存时间均是影响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因素,低温是保持血浆胰岛素稳定性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足部风险筛查现状,分析患者定期足部风险筛查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以促进糖尿病足风险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32所综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1 027例,使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足部风险筛查情况.结果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占57.1%,仅15.7%的患者能做到定期筛查.未定期筛查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不方便去医院检查、医护人员未告知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筛查必要性认知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定期足部风险筛查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定期足部风险筛查率偏低,需重点关注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低、非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对筛查认知不足的糖尿病患者,并从患者认知、心理建设、筛查工具选择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定期足部风险筛查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Wagner分级构建糖尿病足溃疡智能分级评估系统,并验证其与伤口治疗师对同一足溃疡图片评估结果的同质性。方法 根据人工标注后的1 042张足溃疡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识别足溃疡图像各区域并进行分割,构建智能分级评估系统实现对足溃疡的自动分级。选取就诊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150张足溃疡图片作为验证组,评价智能分级系统和国际伤口治疗师对150张足溃疡图片Wagner分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糖尿病足智能分级评估系统与伤口治疗师对足溃疡分级的加权Kappa值为0.643(P<0.01)。结论 基于Wagner分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智能分级评估系统可实现临床同质化评价,辅助临床医护人员对足溃疡进行分级评估,根据分级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和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就诊环境和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已经成为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口腔医院的护理人员既要具备普通护理工作的能力,又要具备口腔专科护理的能力。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