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益血生胶囊联合利血生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正在进行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5例口服益血生胶囊1.0g,每日3次,利血生片40mg,每日3次;B组25例口服利血生片4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变化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疗效对比。结果:A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B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A组优于B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益血生胶囊和利血生片联用有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益血生胶囊联合利血生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好,尤其对于肝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湖北省沙市地区小儿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型别与分布规律,我们对本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500例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中13岁以下小儿189例,成人311例。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 1993年10月~1994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肝炎病人。各病例均于入院后次日采集静脉血送检。  相似文献   
3.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已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一种成熟技术。但用于治疗顽固性肝性胸水的报道较少,且用腹水超滤治疗仪行胸、腹水联合超滤经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胸、腹水的报道更少。我们自1996年以来,应用天津净美水处理设备厂生产的腹水超滤治疗仪(Ⅱ型)行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虽有几种病毒及宿主的因素被认为可用于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α干扰素(IFN-α)的反应,但治疗前均不能肯定地预测。此研究评估了治疗4周时血清HCV RNA的下降量(AHCV RNA)预测干扰素治疗反应的价值,并同HCV基因型,治疗前病毒血症等预测因素相比较。  相似文献   
5.
自体胸腹水联合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顽固性肝性胸腹水的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用腹水超滤治疗仪行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 2 6例 ,1例并发急性肺水肿终止超滤 ,其余术后尿量均达2 0 0 0ml以上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加 ,肌酐、尿素氮下降 (P <0 0 0 0 1) ,3— 7天胸腹水消失 ,无肝昏迷、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并发。术后随访 ,稳定 6月以上者 10例 (40 % ) ,3— 6月者 6例 (2 4 % ) ,1— 3月者 5例 (2 0 % ) ,1月以内者4例 (16 % )。自体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安全 ,有效。  相似文献   
6.
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必要预测有高出血危险的病人并予针对性治疗。已有报道,曲张静脉出血者的曲张静脉压(VP)要高于未出血者。用压力敏感的内镜压力计测VP是一个非侵入性、容易而又精确的方法。此前瞻性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内镜压力计测量的VP预测曲张静脉首次出血危险性的价值,并同其他已知的预测因素相比较。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 (PHC)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关系极为密切[1] 。自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 2 7例PHC患者乙肝标志物(HBV M) ,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BV DNA ,以探讨PHC患者血清HBV DNA的状态及与HBV前C区变异的可能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7例PHC为我院传染科住院患者 ,均经彩超或CT检查确诊。男 2 6例 ,女 1例 ;年龄 2 7~ 75岁 ;2 4例有明确的肝硬化病史 ,另 3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 2 检测方法 :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慢性重型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时 ,如何选择合理的抗病毒方案 ,仍然是尚未解决的问题。膦甲酸钠 (PFA)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 ,它对HBV的聚合酶具有抑制作用[1] 。临床用于治疗HBV感染所致的重型肝炎及慢性肝炎均取得一定近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测定尿液中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作为检测肾小管病变或损害的手段之一。尿液中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的种类很多,但含量微小,任何一种或几种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排出增多,称为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尿。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尿多数情况下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伤的结果。本研究对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尿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的水平进行了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对戊型肝炎是否存在对肾脏的免疫损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宁波地区象山和宁海两县12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居住丘陵地带,发病于5~9月份.临床及实验室表现包括有发热(100%)、淋巴结肿大(50%)、白细胞减少(100%)、血小板进行性减少(100%)及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结论 本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多脏器功能损害、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肌酸激酶和AST/ALT升高,病初C-反应蛋白正常是本病重要线索,老年人为本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