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CT/CTA确诊的11例A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表现。2例经手术证实,术后肝素抗凝、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经CT/CTA证实,其中5例经CT/CTA明确后手术治疗成功,4例保守治疗(经外周静脉给予肝素、尿激酶抗凝、溶栓处理)。所有11例患者均成功治愈。随访6个月~3年,11例患者均无复发。CT/CTA可早期确诊ASMVT,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抗凝、溶栓或合适的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辅以抗凝溶栓),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感染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开放试验.临床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每日应用莫西沙星400mg,对照组每日应用环丙沙星400 mg 甲硝唑1.25g,疗程均为7~14d,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APACHⅡ评分、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统计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均有2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各有26、25例可进行疗效评价,各组有24例可进行安全性评价.腹腔感染发生率实验组为14.3%,对照组为17.9%;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15.3%,对照组为20%.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中,单用莫西沙星可达到环丙沙星 甲硝唑联用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18例行LDP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4.1±13.6)岁.18例患者中,除1例中转开腹,其余均顺利完成LDP,其中13例行LDP联合脾脏切除术,5例采用Kimura法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70.8±98.9)...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短发夹RNA(shRNA)沉默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整合素α1(integrinβ1)基因表达,观察其对PNAC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integrinβ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integrinβ1-shRNA及对照真核表达质粒c-shRNA,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以未转染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tegrinβ1、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integrinβ1-shRNA 组、c-shRNA组和对照组细胞integrinβ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0029±0.0004、0.0131±0.0009、0.0138±0.0005;integrinβ1蛋白表达量为0.0159±0.0062、0.3215 ±0.0126、0.3107±0.0094.integrinβ1-shRNA 组integrinβ1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8.6±7.2)%和(92.9±3.2)%(P<0.01).而c-shRNA 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999).integrinβ1-shRNA组穿膜细胞数由(52±5)个降低至(21 ±4)个(P<0.01);MMP-2和MMP-9mRNA表达分别从0.592±0.073和0.847±0.069降低到0.102±0.034和0.273±0.071;MMP-2和MMP-9蛋白表达分别从0.225±0.046和0.416±0.081降低到0.059±0.013和0.106±0.022(P值均<0.05).结论 重组质粒integrinβ1-shRNA能有效地抑制PANC1细胞integrinβ1基因的表达,并可能通过下调MMP-2和MMP-9基因表达而抑制其体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PDX-1促进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岛移植是治疗I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但胰岛来源的不足限制了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1].我们采用含PDX-1(蟾蜍同系物XIHbox8)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诱导其分化为胰岛β细胞,探讨外源性PDX-1在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总结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的经验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影像检查包括 B超、CT、ERCP、MRCP等。结果 17例手术均成功。术后1例出现胆漏,经引流管通畅引流一周后停止。手术时间约110~215 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约5~50 mL,平均23 mL。术后一周左右拔掉腹腔引流管,经过8~10天切口拆线、出院。鼻胆管术后8~10天予以拔除,4~8周后行T管造影无结石,予拔除T管,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上腹部有手术史的患者并不是微创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影像检查包括B超、CT、ERCP、MRCP等。结果 17例手术均成功。术后1例出现胆漏,经引流管通畅引流一周后停止。手术时间约110~215 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约5~50 mL,平均23 mL。术后一周左右拔掉腹腔引流管,经过8~10天切口拆线、出院。鼻胆管术后8~10天予以拔除,4~8周后行T管造影无结石,予拔除T管,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上腹部有手术史的患者并不是微创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探讨腹腔镜术后穿刺孔疝的临床特点、诊断、预后及治疗,以提高对此并发症的认识。通过分析本院三例腹腔镜术后穿刺孔疝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来总结其治疗效果。腹腔镜术后穿刺孔疝患者均有腹痛或腹胀、恶心及呕吐表现。腹部CT或B超均显示肠梗阻或穿刺孔疝表现。3例患者均治愈。腹腔镜穿刺孔疝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对该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望减少此类并发症及其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