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常合行心、脑、肺、肾等脏器的损害,及时认识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胃肠功能不全-肠麻痹,不但加重心肺功能负担,且其胃肠功能不全发生的时间、病变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单项方法治疗晚期食管癌多有报道,我们采用序贯方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河西走廊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武威、金昌、张掖三地患者的胃黏膜标本,微需氧培养分离Hp,K-B纸片法检测Hp对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从314例患者中分离出Hp 81株,分离率25.80%;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的分离阳性率(46.43%)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23.32%)(P<0.05),15~30岁年龄组人群Hp分离阳性率(52.63%)显著高于61岁以上年龄组(13.16%)(P<0.05)。Hp对常用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依次为:甲硝唑(47.89%),左氧氟沙星(8.45%),阿莫西林(4.23%),四环素(2.82%),克拉霉素(1.41%),呋喃唑酮(0)。胃癌组分离的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37.50%)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3.85%)。结论 Hp感染在河西走廊地区上消化道疾病中伴有重要角色;该地区流行的Hp对甲硝唑耐药率较高,在一线根除方案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该药物;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等可以作为根除治疗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美莎拉嗪与柳氮磺吡啶(SASP)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活动期轻度远段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美莎拉嗪1.0g/d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SASP1.0g/d保留灌肠,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肠镜检、疾病活动指数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结肠镜检、疾病活动指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结论美莎拉嗪灌肠治疗轻度远段UC疗效优于SASP,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道息肉的分布、大小、形态、病理特征及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对内镜诊断的26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资料及内镜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息肉发生部位以胃窦最多,其次为胃体和胃底,食管最少;结肠息肉发生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最多,其次为横结肠和降结肠,升结肠和回盲部最少;上消化道息肉复发率为4.0%,再发率为10.7%;结肠息肉复发率为5.3%,再发率为21.2%。结论:内镜检查是发现消化道息肉的最好方法;内镜下治疗是处理消化道息肉的最佳手段;随访和复查内镜是预防和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河西走廊胃癌高发区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vacA和cagA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当地Hp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研制提供参考。[方法]复苏和纯培养从河西走廊地域医院收集并分离到的89株Hp,抽提DNA,设计vacA信号序列s1a、s1b、s1c和cagA引物,PCR扩增vacA信号序列以及cagA基因并鉴定,分析Hp菌株中vacA和cagA基因型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89 Hp菌株vacA基因均阳性,其中信号序列为s1a型者占66.29%,s1c型占33.71%,未见s1b型。vacA s1a基因型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各组中的构成比均高于s1c基因型。不同病理类型的疾病间,vacA s1a和s1c基因型构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A阳性率为97.75%,cagA+菌株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各组中的构成比均高于cagA-菌株。不同病理类型的疾病间,cagA+和cagA-菌株构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西走廊地域Hp菌株大多数为致病性高的Ⅰ型菌株;vacA信号序列以s1a为主,其次为s1c;cagA+的高毒力菌株分布广泛,这可能是当地上消化道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安眠药中毒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58例安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7例,治愈率98.3%。结论:及时发现,及早就诊,防止并发症,可成功救治安眠药中毒。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G)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其病死率达30%-40%以上,20%-30%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迟早会发生出血(EVB)。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VL)是近年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自1997-2003年对21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圈套结扎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上消化道异物患者56例,男41例,女15例,年龄3.5—77岁。金属类42件,包括钥匙、大头针、铁钉、铁片、铁丝团、钢丝、戒指、硬币、自行车弹簧等;食物类11件,如食物团块(肉团、苹果块)、骨刺、鱼刺等;其他8件,如牙刷柄、竹筷、毒品包、果核等。患者中自残者异物多为金属及其他类,常为多件,最多者达5件;非自残者异物多为食物类及硬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技术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技术在我国已逐渐广泛开展,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1998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对105例胆胰疾病的患者进行了诊断性和/或治疗性ERCP,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