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0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302篇
医药卫生   747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王琳 《大众优生》2020,(2):22-23
宝宝频繁夜醒会影响哺乳妈妈乃至全家人的睡眠。睡整觉其实跟抬头、会坐、走路一样,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里程碑,而每个宝宝发展到睡整觉的时间差别较大。一觉睡到天亮的“天使宝宝”谁都想拥有,以下介绍一些帮助高需求宝宝减少夜醒次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同一患者双眼不同手术方式的自身对比,了解飞秒扫描后改SBK手术的疗效差异,为不同患者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例右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 SMILE),左眼SMILE术中负压环脱失和激光扫描不良透镜分离困难而改行机械刀制瓣准分子激光手术( SBK)的患者,比较术后视力、等效球镜( SE)、对比敏感度( CSF)、波前像差( HAOS)以及泪膜破裂时间( BUT)、泪液分泌功能试验( Schimer I)和SPEED、OSDI干眼症状问卷调查分析差异。结果(1)术后个月,均能达到最佳矫正视力(BSCVA),等效球镜均在±0.75 D以内,双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CSF的比较,左右眼无显著性差异,略低于正常水平。(3)术后3个月,BUT和Schimer检查中,双眼无显著性差异。(4)HAOS比较中,总像差RMS和高阶像差这两项, SMILE眼低于SBK眼;球差(S)的比较,SMILE眼高于SBK眼。(5)SPEED和OSDI问卷评分双眼无显著差异。结论 SMILE失败眼改SBK后视觉质量与SMILE眼无显著差异,其视觉质量、疗效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于儿童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其临床疗效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时间段内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儿童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后者在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3天后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5%、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干预后3天检测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显示研究组内患者的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儿童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科于2017年6月-2019年8月收诊的ICU重症患者86例,等距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3例,传统式护理)与观察组(43例,心理护理联合传统式护理)2组,比较2组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情绪评分(SAS/SDS)指标。结果观察组ICU重症患者干预结束后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患者干预结束后的SAS评分(32.52±3.26)分、SDS评分(30.09±3.4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可对其满意度、安全性进行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大鼠股骨骨折早期局部应用重组人骨保护素Fc融合蛋白(OPG-Fc),研究调节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变化对骨折早期的影响,探讨其表达调节方式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建立大鼠股骨骨折模型,于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4个时间节段分批处死模型,标本切片后通过HE染色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破骨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HE染色示单纯骨折组呈典型骨折愈合过程,而骨折局部注射OPG组骨痂形成及改造提前,骨折愈合加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个时间节段单纯骨折组破骨细胞计数值均高于骨折应用O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早期调节RANKL表达,当RANKL/OPG比值减小时,骨折局部破骨细胞减少,骨痂形成增多,骨折愈合加速。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2.5,5,10,15,20 mg·d-1)沃替西汀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MD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包括安慰剂组1 963例患者,沃替西汀组3 6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的平均改变量[5 mg·d-1:MD=-2.24,95%CI(-3.55,-0.94),P=0.000 8;10 mg·d-1:MD=-2.51,95%CI(-3.84,-1.18),P=0.000 2;20 mg·d-1:MD=-2.95,95%CI(-4.02,-1.87),P<0.000 01]、提高有效率[5 mg·d-1:RR=1.33,95%CI(1.13,1.57),P=0.000 7;10 mg·d-1:RR=1.38,95%CI(1.22,1.55),P<0.000 01;20 mg·d-1:RR=1.39,95%CI(1.12,1.74),P=0.003],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缓解率[10 mg·d-1:RR=1.40,95%CI(1.18,1.66),P=0.000 1;20 mg·d-1:RR=1.37,95%CI(1.12,1.67),P=0.002],而2.5,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总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5 mg·d-1:RR=1.08,95%CI(1.02,1.15),P=0.007;10 mg·d-1:RR=1.10,95%CI(1.03,1.17),P=0.005;20 mg·d-1:RR=1.16,95%CI(1.08,1.25),P<0.000 1],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随着剂量(5,10,20 mg·d-1)的增大,沃替西汀疗效逐渐增加,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四胞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31岁,2005年12月8日因“孕36“周,孕2产1,下腹胀痛伴心慌3d”入院。孕前月经周期规则,未使用促排卵药物。末次月经:2005年3月23日,预产期:2005年12月30日。孕3个多月时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宫内四胎。孕7个多月出现双下肢水肿,12月5日孕妇出现下腹胀痛,入院前1d出现心慌、气促,夜间不能平卧。2003年3月在家足月顺产1男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6号结合蛋白基因(Hcbp6)序列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根据软件对启动子的预测,选取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3256bp及下游180bp的DNA序列,分成5段活性区域,分别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该启动子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CAT3中,构建PCAT3-Hcbp6-P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将该质粒分别转染HePG2,NIH3T3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报告基因编码产物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发现质粒pCAT3-Hcbp6-1066p和pCAT3-Hcbp6-240p能够指导CAT的表达,其平均吸光度值(4)是PCAT3-basic对照质粒的3.1倍和6.4倍。结论本研究克隆的启动子DNA序列具有转录活性,这一结果为研究HcbP6的调节机制,进一步阐明HCV核心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