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京市便民河水系一期砼护坡工程,1998年底施工,2001—05峻工,2004年钉螺感染率仍然有0.02%,哨鼠感染率为14.29%^[1]。为了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便民河水系2期工程2005—12—05开工,2006—04—20竣工,总投资1415万元,其中河道滩面清淤工程共清淤河道总长25.57km,全部从现有滩面清淤至高程4.5m,共清淤45.88万m^3。为了观察2期河道滩面清淤工程的血防效果,在有清淤工程的河道上选择7个监测点,2005—2007连续3年进行了疫水监测,现将疫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尾蚴体表结构.方法阳性钉螺逸出的尾蚴固定在4%戊二醛溶液中1~3 d.固定的标本按扫描电镜(SEM)要求,清洗、固定、脱水、干燥、镀金,用SX-40型SEM进行观察.结果尾蚴小棘几乎布满全身.尾体顶端的头器有两排隆起的围褶,中央为钻腺开口.围褶外围有无鞘的单纤毛乳突.腹吸盘位于体部的后1/3处,有尖刀状棘.尾干小棘比体部小棘长、少且不均匀.尾叉的棘较少,分布不均匀.尾叉的末端各有一个长约3.6 μm、直径3.2 μm的圆柱状尾突,中央均可见一个近似圆形、孔径约0.8 μm的排泄孔.结论观察到了小棘几乎布满全身的日本血吸虫尾蚴体表结构.观察并测量了尾叉末端尾突排泄孔.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扫描电镜观察南京血吸虫体表形态和结构。方法用南京血吸虫的阳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兔,每兔1 200条,感染45-80 d后解剖,获得的血吸虫用4%戊二醛固定。然后按扫描电镜观察要求,清洗、固定、脱水、干燥、镀金,用SX-40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大雄虫背中部体表有粗大的嵴和深的凹陷,腹中部有小棘。小雄虫整个背部和腹部均有小棘。大雌虫体表均有小棘。小雌虫背部和腹面均有小棘,但形状不同,旋转的尾部在同一平面显示出2种体棘;腹吸盘可见轮辐状。雌雄虫体表均可见有纤毛和没有纤毛的感觉乳突。结论南京血吸虫体表存在着与日本血吸虫不同的形态和结构。考虑为一新种血吸虫。  相似文献   
4.
1997年,在1988年建立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例卡的基础上,我们抽样134人,进行了病人现状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34例晚血中,1988年建卡病人131人,漏建卡1人,新晚血2人。分布在南京市8个区、县,每个区、县查20人左右,不足20人的县、区则全部检查。1.2方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南京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评价南京市自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以来的干预措施和防治效果,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作者于2009年5月开展了全市第五次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发基于油镜的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用以替代传统的人工镜检读片,提高疟疾镜检效率和疟原虫检出率。方法基于油镜的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由光学显微镜、数码摄像机/模拟摄像机、控制软件和普通计算机组成。采用盲法,用基于油镜的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和传统镜下读片,各检读10张血片样本,每张血片读100个视野,并将读得的阳性血片计数。记录每个镜检员检读每张血片样本的时间,并计算读片准确率、读片速度、阳性血片和阴性血片的符合率。结果该系统目前实现的基本功能为自动位移和对焦,自动扫描和储存,自动回位和复位功能,标注和自动计数,报告单打印等。系统在疟疾诊断中初步应用效果:该系统较传统读片速度提高30.58%,读片的总符合率提高13.33个百分点。结论该系统在疟疾血片读片速度和准确度方面均优于传统镜下读片,且该系统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南京市疟疾流行特征,为下一步制定和调整疟疾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5年南京市网络报告的疟疾疫情资料、病例个案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5年南京市共报告疟疾确诊病例137例,其中恶性疟102例(74.45%)、间日疟33例(24.09%)、卵形疟1例(0.73%)、三日疟1例(0.73%); 境外感染126例(91.97%)、本地感染2例(1.46%)、省外感染9例(6.57%)。境外输入病例中有117例来自非洲国家,9例来自亚洲国家。患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男性,职业以农民工、工人、技术人员为主。发病当天就诊的病例占19.30%,就诊当天即确诊的病例占55.65%,确诊单位以市级医院为主(74.45%)。 结论 南京市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本地感染逐步消除,但境外输入疫情仍然严重。因此需要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和监测,提高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对疟疾的临床诊治能力,同时对重点人群开展疟疾健康教育,以降低疟疾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便民河砼护坡后螺情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便民河水系血防治理工程砼护坡长32.2km,流经南京、镇江2市6个乡(镇)。入口为七乡河、三江河,出口为大道河口。治理前(1998年)该水系活螺平均密度8.87只/0.1m2,钉螺阳性率1.4%[1]。该工程于2001年5月竣工。为观察该工程对钉螺分布的影响,2001~2005年我们连续进行了跟踪调查。1内容和方法1.1选点选取便民河水系的10个地段作为调查对象,即有砼护坡的七乡河入口至楠江桥、楠江桥至陈甸桥、陈甸桥至太平桥、太平桥至大道河口、七乡河、东阳河、三江河7个地段,未护坡的摄山江滩、龙潭江滩和花园江滩3个地段。另外,便民河近大道河口处4hm2钉螺密度…  相似文献   
9.
1996年哨兔疫水测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哨兔疫水测定报告江苏省南京市血吸虫病防治院南京210038裘伶,徐国余,周玮,段位刚,胡鸿宝,杨佩才用哨鼠(小白鼠)测定疫水是常用的一种方法,用兔子进行疫水测定尚未见有文献报告,今年我们试用了4只兔子(哨兔)进行废水测定,全部获得感染,现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获老鼠,调查南京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和鼠密度,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和鼠笼3865个,捕获鼠类8只,其中黑线姬鼠3只,沟鼠5只。经解剖均未发现有血吸虫寄生。结论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