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6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老年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51例异常者(异常率为85%)均在发作期检查,9例颈性眩晕病人于缓解期检查(BAEP)正常。BAEP异常提示老年人可能由于长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脑干内有影响听觉通路的微小梗塞灶。证明BAEP检查叫老年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死亡及深昏迷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从真  徐文玉  许波 《河北医学》2010,16(3):263-26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脑死亡及深昏迷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深昏迷患者进行脑干反射检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同时对46例深昏迷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分析刺激引出的波Ⅰ、波Ⅲ及波Ⅴ的波幅及波峰潜伏期。结果:临床判定脑死亡患者29例及深昏迷患者17例,其中24例脑死亡患者(83%)BAEP检查示波Ⅰ、波Ⅲ及波Ⅴ均消失,仅5例患者(17%)能引出波形,动态监测示各波在首次检查2~12h后消失;17例深昏迷患者波Ⅰ、波Ⅲ及波Ⅴ的波幅(0.31±0.17μV,0.34±0.16μV,0.39±0.20μV)及波峰潜伏期(1.81±0.66ms,3.95±0.47ms,5.94±0.27ms)均较健康对照组异常改变(p〈0.05),其中5例存活患者BAEP检查示波Ⅰ消失,而波Ⅲ及波Ⅴ正常。结论:BAEP检查对于判定脑死亡及深昏迷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判断深昏迷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1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我科于1996~2000年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VD患者1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1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王岭  李从真 《山东医药》2001,41(19):48-49
痴呆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 ,血管性痴呆 (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 ,其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 )。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们采用银杏叶提取物 (EGb76 1)治疗 VD患者 11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 198例 VD患者 ,均符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Alzheimer病诊断和治疗中心制订的 VD诊断标准 ,均有 CT或 MRI检查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18例 ,男76例 ,女 42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7.8± 6 .5岁 ;其中多发梗死性痴呆 (MID) 82例 ,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 12例 ,皮层下动…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观察肘管综合征病人短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SSMCV)的变化 ,探讨SSMCV测定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选取在神经科就诊的 1 0例肘管综合征病人 ,常规测定双侧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外展小指肌肌电图后 ,测定双侧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③结果  1 0例病人 1 2条病变尺神经中 ,自肘上至肘下 1 0cm距离内的MCV均较健侧或正常值明显减慢 (t =5 .31、1 0 .31 ,P <0 .0 1 )。④结论SSMCV对肘管综合征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脑肿瘤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均为临床常见病,均可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时易误诊。笔者曾遇10例小脑肿瘤病人,病初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病人中,男7例,女3例,年龄47~70岁,平均62岁。有高血压病史2...  相似文献   
7.
一个半综合征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半综合征临床并不多见,今将青岛医学院和包钢各2例综合报道如下: 例1.男,60岁。2天前饮酒后突然头痛,呕吐数次,右肢麻木活动不灵活,于90年5月23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4年。检查:Bp24/16kPa,神清语畅。瞳孔左为2mm,右为3mm,光反应存在,眼底示动脉硬化。左眼处中间位,外展内收皆不能。右眼不能内收,外展正常且出现水平眼震。双眼上下及聚合运动正常,左侧周围性面瘫,伸舌向左歪。右半身痛觉减退,右上下肢肌力2级。颅脑CT示脑桥左侧有12.9×12.9×30mm血肿,双侧脑室有少量积血。住院治疗3个月,右肢肌力明显恢复,但左眼水平运动无明显好转。例2.男,68岁。4天前晨起床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数次,视物成双,左肢无力,于90年10月12日入院。患高血压病10年。查体:Bp21/12kPa,神清语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早期血肿扩大型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机理、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1 6 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 6 4例在 2 4h内二次脑CT扫描 ,对其中 30例血肿扩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并与 34例非血肿扩大患者对比。结果 A组 1 2例行血肿定向穿刺碎吸术 ,4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6例脑室外引流术 ,8例内科保守治疗。 2例痊愈 ,1 2例好转 ,1 6例死亡 ,死亡率 5 3%。B组 1 4例行手术治疗 ,2 0例保守治疗 ,3例痊愈 ,1 7例好转 ,1 0例死亡 ,死亡率 2 9%。A、B两组入院时MAP比较有显著差异 (t=3.0 3,P <0 .0 1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早期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出现头痛、呕吐或加重 ,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加重 ,出现双侧病理征、瞳孔不等大提示血肿扩大 ,应及早复查脑CT ,以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外科缝合材料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和临床外科中,缝线一词系指用于结扎血管或对合组织的任何线性材料。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的缝线品种越来越多,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不同种类的缝线就成为医护人员经常要面临的问题。1外科缝线发展的历史简述1.1天然材质时期医生使用材料来关闭伤口至少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了。公元前10世纪,南美人曾经使用大黑蚁将伤口边缘咬在一起,并随后扭断蚁身而将其下颚和头部留在伤口上。古希腊时期的医生曾经使用金属丝缝合伤口;东非部落的人们也曾使用动物的肌腱结扎血管。古埃及时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亚麻、马鬃、皮革、棉线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