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和非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均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表现形式。2 0 0 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病协会 (ACC/ AHA) UAP与 NSTEMI治疗指南强调 ,应对 U AP/ NSTEMI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 ,并根据危险分层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U AP/NSTEMI的药物治疗进展中 ,以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的进展最快 ,本文将重点介绍。1 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进展1.1 环氧化酶抑制剂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仍为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 ,急性期使用剂量为 15 0~ 30 0 mg/ d。阿司匹林具有广泛的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不仅具有协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可减少胺碘酮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3 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其中不稳定心绞痛 19例 ,急性心肌梗死 12例 )和 1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 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 1、sICAM 1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稳定性心绞痛血清中VCAM 1和ICAM 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较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的sVCAM 1和sICAM 1水平明显增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中水平较UA明显增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VCAM 1和sICAM 1均明显增高 ,sVCAM 1和sICAM 1是检测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球囊拉伤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兔模型并用药物触发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将60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平均分成三组:球囊损伤 高脂(1%胆固醇)组、高脂喂养组及普通饲料喂养组.喂养3个月后分别给予鲁塞尔蝰蛇毒和组胺药物触发以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果发现,球囊损伤 高脂组与高脂喂养组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球囊损伤 高脂组所形成的粥样斑块为具有较大脂质核的软斑块;药物触发后球囊损伤 高脂组存活的18只中有11只共15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高脂喂养组中的19只经药物触发后仅5只共7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普通饲料喂养组中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果提示,在构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药物触发后能够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陈皮素对吸入七氟醚麻醉引起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SPF级老龄SD大鼠(雌雄各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和手术+川陈皮素组,每组8只(雌雄各4只)。手术组和手术+川陈皮素组大鼠分别进行生...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4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69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 35)、对照组(n = 34)。两组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接受右美托咪定+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拔管后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为 11.42 %,低于对照组的 41.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良好麻醉效果,且可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损伤标记物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意义。方法选择胸痛患者60例,AMI组32例,UAP组18例,SAP组10例,ELISA法测定患者胸痛<3h,3~6h血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凝血酶原片段(F1+2)浓度变化,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分析胸痛<3h,≤6hH-FABP、MCP-1、F1+2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AMI组比较,UAP组和SAP组胸痛<3h,3~6h血浆H-FABP、MCP-1、F1+2、cTnI及MYO明显下降(P<0.05,P<0.01);与UAP组比较,SAP组胸痛<3h,3~6h血浆MCP-1、F1+2明显下降(P<0.05)。在胸痛<3h,≤6hH-FABP敏感性高于其他指标;胸痛<3h,≤6hH-FABP特异性均与cTnI相似,高于其他指标。胸痛≤6hF1+2及MCP-1敏感性、特异性较胸痛<3h明显升高,F1+2敏感性与MYO相似,但MCP-1敏感性与MYO相比仍较低。结论 H-FABP在时效方面更早于cTnI,总体诊断价值要优于cTnI,有望成为理想的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意义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房颤患者76例,按房颤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阵发性房颤组30例,持续性房颤组46例。持续性房颤组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4个亚组。同时选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血浆D-dimer、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持续性房颤组D-dimer、hs-CRP浓度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③持续性房颤4个亚组,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增加D-dimer、hs-CRP浓度逐渐增高。D-dimer、hs-CR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D-dimer与hs-CRP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炎症与凝血共同参与和促进了房颤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房颤患者联合检测D-dimer、hs-CRP有助于预测血栓性疾病及近期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对梗阻性上尿路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感染15例。直视下向梗阻性感染侧上尿路插入输尿管镜,采用镜体直接扩张、活检、电灼、激光碎石等微创技术解除梗阻,并适当处理原发疾病,妥善留置F7-9双J管、Foley’s导尿管,配合有效抗菌素治疗。结果12例患者上尿路感染临床症状迅速好转(80%),8例同时完成病因治疗(53.3%)。结论微创输尿管镜技术对梗阻性上尿路感染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膜部尿道狭窄,随着前列腺癌根治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的遂步推广,尿道吻合口狭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膜部尿道狭窄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值得关注。近年来,我院采用输尿管镜和尿道膀胱镜直视下尿道扩张治疗膜部尿道狭窄4l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