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HEPApiC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细胞HEPApiC,采用肺炎链球菌感染HEPApiC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IMP1的表达水平。将HEPApiC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的细胞)、感染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siRNA control+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细胞)和干扰组(转染TIMP1 siRNA+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HEPApiC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EPApiC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肺炎链球菌感染后HEPApiC细胞中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转染TIMP1 siRNA后HEPApiC细胞中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感染组细胞凋亡率、Bax表达水平、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细胞活力和Bcl-2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扰组细胞凋亡率、Bax表达水平、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明显低于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而细胞活力和Bcl-2表达水平高于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敲低TIMP1基因表达能够抑制肺炎链球菌诱导的HEPApiC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 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100×109/L)、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ersistent ITP,pITP)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TP,cITP)患儿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12月-2009年12月间于我院诊断和治疗的pITP和cITP患儿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3例患儿中96.1%年龄分布在学龄前期及以后;男女性别比例为1.24∶1。(2)73.8%有诱因,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89.5%;患儿病原血清学IgM阳性率为45.0%,混合感染率为36.1%。(3)有黏膜出血者占61.2%,失血性贫血者占25.2%,以轻度贫血为主。就诊时血小板计数<25×109/L者占71.9%。黏膜出血组与非黏膜出血组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血小板减少与贫血程度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4)遵医嘱维持用药治疗者占59.2%,该组患儿黏膜出血的发生率(55.7%)低于维持间断治疗组(69.0%);而维持用药组患儿失血性贫血发生率(8.2%)显著低于间断治疗组(50.0%),差异有极显著性(χ2=23.034,P<0.001)。(5)单用激素组(79.7%)、激素+IVIG(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组(78.6%)治疗有效率高于激素+VCR(长春新碱)组(40.0%);激素+IVIG与激素+VCR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4.441,P=0.035);单用激素组与激素+VCR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9.772,P=0.002)。结论 (1)pITP和cITP患儿主要见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性别差异不明显。(2)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pITP和cITP发生的主要诱因,病毒感染在ITP病情反复中起着一定的作用。(3)pITP和cITP患儿出血程度较轻,血小板减少以重型、极重型居多;而出血表现、贫血程度与血小板减少间无相关性。(4)维持用药可减轻pITP和cITP患儿出血症状,降低失血性贫血发生率。(5)单用激素组、激素+IVIG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激素+VCR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对心室复极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41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给予口服多潘立酮混悬液,监测用药前后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结果 41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口服多潘立酮后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5例。心电图Q-T间期延长30 ms以上的9例(21.9%),其中Q-T间期>400 ms的1例(2.4%),无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口服多潘立酮可延长早产儿心室复极时间,建议临床应用多潘立酮过程中监测Q-T间期,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