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肺动脉瓣反流是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远期最常见的合并症,晚期可导致进行性右心室扩张、三尖瓣反流、右心室功能障碍和死亡。后天性分支肺动脉狭窄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分支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肺动脉压增高、患侧肺缺血及反复肺炎,同时加重肺动脉扩张和肺动脉瓣反流,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生存质量及预期寿命。在解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支架置入术已成为上述两种病症的首选治疗措施,但对于同时存在肺动脉瓣反流和分支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分支肺动脉支架置入术一站式治疗未见报道。两种术式同期实施操作难度较大,本例是这一技术方式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能够高效、可靠地实现对缺损牙体精确修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部分缺失牙齿咬合面自适应重建算法,通过变形对应牙位上的标准牙模型得到重建后的缺失咬合面。首先基于缺损牙体的洞缘线信息将其划分为内、外两个标识区域;其次设计分块策略将标准牙曲面划分为3个变形区域;最后对标准牙施加微分变形操作,将与缺失区域相对应的标准牙曲面作为重建后的咬合面。对3类常见的嵌体预备牙型的修复体设计试验表明,重建后的咬合面均能够保持局部细节形态,与预备体缺失区域匹配良好,为口腔修复CAD/CAM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嵌体修复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肺高压型复杂先心病患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和肺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入组2015-2016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的肺高压型复杂先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基础雾化剂,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基础雾化剂,吸入方式、时间及剂量均相同,其他呼吸道管理措施及临床治疗原则无差异。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及次要指标。结果 试验组在无创呼吸机时间、ICU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短于对照组(43.67±25.52 vs 59.72±20.91,5.89±2.74 vs 7.83±2.31,10.50±6.37 vs 13.11±6.10,均P<0.05),其他主要指标无差异,各次要指标在观察阶段中后期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如术后第7天白细胞水平11.16±3.26 vs 13.62±3.19,P=0.028),早期则无差异(如术后第3天白细胞水平15.07±3.22 vs 15.89±3.39,P=0.464)。结论 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段内减轻术后急性肺损伤,促进肺功能恢复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2016年ESC指南心衰分类,定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50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LVEF<0.40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LVEF=0.40~0.49为射血分数中间状态的心衰(HFmEF)。HFpEF和HFrEF的病死率相似,目前尚无药物证实能降低HFpEF病死率,寻找一种器械治疗...  相似文献   
5.
随着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迅速深入开展, 心力衰竭(心衰)器械治疗必将成为未来心衰治疗的主要方式。心衰患者人群数量巨大, 因病因、发病机制、病程及个体差异不同, 内科治疗有时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基于器械或设备的心衰治疗为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生存曙光。近年来, 各种心衰器械研发与临床应用如雨后春笋, 但其有效性、安全性、实用性仍需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验证。本文简要述评近年来心衰器械治疗主要进展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Snare第二代抓捕器(Snare-Ⅱ)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接受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使用Snare-Ⅰ抓捕器;试验组39例,使用Snare-Ⅱ抓捕器,对比分析两者终点指标、效果指标和安全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入选者均成功建立轨道,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导丝抓捕时间为(3.98±1.91)s,X线辐照时间为(15.43±8.80)s,抓捕次数为(1.08±0.41)次,放射量为(6.78±3.76)μSv,而对照组分别为(24.89±3.60)s、(62.78±18.24)s、(4.79±0.84)次、(35.47±8.07)μSv,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试验组抓捕器撤回时间为(4.55±0.69)s,略长于对照组[(4.20±0.74)s,P0.05)];两组间抓捕器送达肺动脉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时,采用Snare-Ⅱ抓捕器,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特征曲线驱动牙齿修复体曲面局部变形,进行修复体表面形态设计,创造出符合患者口腔系统功能的修复体数字化模型.首先在修复体曲面上,用鼠标交互式选取控制点构造特征曲线,并将特征曲线投影到曲面上生成投影曲线;接着利用投影曲线,根据定义的变形半径计算特征曲线影响的变形区域,并用KD树结构建立变形区域内的点和特征曲线的映射关系;最后根据邻牙和对颌牙的约束关系,改变控制点编辑特征曲线,即能通过特征曲线驱动修复体曲面局部变形.通过前牙牙尖的局部变形,以及邻牙约束条件下前牙的修复实例,验证算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稳定高效地完成牙齿修复体曲面的局部变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拟合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压力-容积环并计算相关参数,研究右心室-肺动脉耦合的相关机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住院的34例PAH患者以及5例卵圆孔未闭拟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患者,根据肺动脉平均压分为三组:对照组(5例),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即卵圆孔未闭患者,1 mmHg=0.133 k Pa);A组(9例),25 mmHg≤肺动脉平均压50 mmHg;B组(25例),肺动脉平均压≥50 mmHg。PAH入组标准遵照最新的欧洲PAH指南,所有入组患者实施侵入性导管压力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通过GetData软件将压力进行数字化处理,CMRtools 3D导出右心室-容积的数据,拟合压力-容积环并计算最大压力(P_(max))、收缩末期弹性(Ees)、动脉弹性(Ea)等相关参数。比较三组患者压力-容积环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 B组患者右心室P_(max)显著高于对照组[(207.88±65.67)mmHg比(53.05±12.87)mmHg,P0.05]、A组[(207.88±65.67)mmHg比(134.73±26.38)mmHg,P0.05],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34.73±26.38)mmHg比(53.05±12.87)mmHg,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Ees较对照组[(1.39±0.91)比(0.60±0.28),P0.05]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Ees显著高于对照组[(1.53±0.97)比(0.60±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Ea显著高于对照组[(1.34±0.74)比(0.39±0.15),P0.05],而Ees/Ea显著低于对照组[(1.12±0.47)比(1.62±0.5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H早期,右心室保持了最初的收缩力,能够克服轻微增高的后负荷,右心室-肺动脉耦合效率良好,随着肺动脉平均压力进一步升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强,需通过进一步加强收缩力来对抗后负荷的升高,而收缩力增强的幅度并不能抵抗后负荷的变化,因此出现右心室-肺动脉耦合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介入封堵术对并发中、重度三尖瓣返流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并发中、重度三尖瓣返流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2例,三尖瓣返流的原因为右室局部心腔压力增高所致的高压血流直接冲击三尖瓣及其腱索而导致三尖瓣返流,其中行导管介入封堵20例(介入封堵组),外科修补手术22例(外科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三尖瓣返流程度(三尖瓣返流长度、三尖瓣返流面积、三尖瓣返流容积、三尖瓣返流速度、三尖瓣返流压差)、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术后第24 h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 MB、MYO)。结果:术后三尖瓣返流量较术前显著减少。两组手术方式后的三尖瓣返流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导管介入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术后第24 h白细胞计数、CRP、心肌损伤标记物方面均优于外科手术组。在手术费用方面外科手术组略低于导管介入组。手术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前经过认真的超声评估,部分室间隔缺损并发三尖瓣中、重度返流的患者行介入治疗优于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