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PCR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3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IgH和TcRr基因重排,并对9例完全缓解期患儿进行了微小残留病(MRD)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双基因标记检查较单一基因检测MRD更具优越性,可降低假阴性率,有利于临床预知疾病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性高血压性脑出血(PHICH)的防治和微创钻颅治疗。方法通过分析病史、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压、CT特点及微创钻颅时间窗和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长期饮酒,进行性意识障碍,收缩压>180mmHg,CT显示血肿位于丘脑或基底节区、血肿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等均易成PHICH,适时采取微创钻颅双针引流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结论对于有PHICH倾向者应及时防治,有微创钻颅适应证者宜适时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血压、血糖、血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和裸质粒直接转染法,将构建的人心钠素(hANF)真核表达质粒(pCR3.hANF)导入培养鼠心室肌细胞中,观察和比较hANF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效率.方法实验分为脂质体/pCR3.hANF转染组、裸pCR3.hANF转染组及pCR3对照组,通过RNA 的提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outhern 杂交及放射免疫测定,检测表达效率. 结果 (1)转染后24h,脂质体/pCR3.hANF转染组和pCR3.hANF转染组hANF mRNA 均有明显表达(P值分别为<0.01和<0.05),且前者大于后者(P<0.01);转染后48 h,两组表达更为显著(P值均<0.01),且较转染后24 h明显增高(P值均小于0.05);(2)转染后48 h,脂质体/pCR3.hANF转染组和pCR3.hANF转染组培养液中ANF的浓度明显增高(P值均小于0.01);转染组间比较,前者hANF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脂质体介导的hANF 基因转染和裸hANF质粒直接转染均能显著提高hANF基因的表达效率;直接转染法更具方便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将来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心肌内注射人心房钠尿肽 (h ANF)基因裸质粒 (p CR3.h ANF)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方法 :家兔2 0只开胸后用微量注射器将 80 0 μg的 p CR3.h ANF(实验组 ,n=16 )或 p CR3(对照组 ,n=4 )平均注射至左室前壁的四个部位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Southern杂交和放射免疫测定 (RIA) ,检测 h ANF基因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 h ANF基因在心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且在第 30天达到高峰 ;肝、肺、肾组织中无 h ANF基因表达 (均 P>0 .0 5 ) ;兔心肌 m RNA的表达与 h ANF的表达显著相关 (r=0 .819,P<0 .0 1)。结论 :h ANF基因裸质粒心肌内注射是一安全、有效的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6.
腐生葡萄球菌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过去被认为是空气、土壤、粪便中的非致病菌,近年来研究表明,该菌系条件致病菌。我科于1993年元月至1995年元月2年间收治的临床疑为败血症的患儿。其血标本经高渗培养30例有腐生葡萄球菌L型生长,其中仅5例普通血培养阳性。本文将此30例腐生葡萄球菌L型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22例.女8例;0-3岁23例·-5岁2例.5岁以上5例.入院前19例(63.33%)曾不规则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广谱抗生素。15例患有Ⅰ-Ⅱ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或佝倭病,5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例有尿道下裂.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硬通道法微创介入治疗颅脑深部小血肿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本科2001年3月-2007年3月100例神志清楚、幕上血肿〈30mL,但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行硬通道——微创介入清除引流出血肿+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2组病例行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半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2组病例治疗后第1个月及半年后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颅脑深部小血肿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快神经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春明  张宏祥 《当代医学》2010,16(12):52-5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化治疗,降低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致死率、死亡率。方法将1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随机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78例,分别行规范治疗及传统方法治疗,对两组疗效及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规范化治疗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组在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致死率、死亡率及头痛持续时间。意识水平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传统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彻底根治病因防止再出血,且快速清除瘀血从而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显著降低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致死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应用PCR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3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IgH和TcRr基因重排,并对9例完全缓解期患儿进行了微小残留病(MRD)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双基因标记检查较单一基因检测MRD更具优越性,可降低假阴性率,有利于临床预知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规范化治疗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蛛网膜下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运用规范化治疗的方法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致残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和头痛持续时间、再出血率、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规范化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和持续的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