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对骨科围术期预防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瑞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研究组围术期给予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费用,并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治疗各项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异常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均主要以单一用药为主,研究组单一用药多于对照组,二联用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预防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对骨科围术期预防感染效果显著,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研制开发更好的外用抗感染制剂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检测了6种186株常见临床感染茵对左氟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的敏感性。结果 左氟沙星、氯霉素、红霉素对6种临床分离细菌MIC范围为0.0625—8.0μg/ml。0.125—128μg/ml,0.125—256μg/ml;MIC50为0.52μg/ml,26μg/ml,98μg/ml,MIC90为5.6μg/ml,108μg/ml,208μg/ml。结论左氟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较氯霉素、红霉素强,氯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较红霉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清石效果.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110例,按照取石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LC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GenBank数据库下载序列的种内与种间变异与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评价序列的鉴定能力。土贝母、老鸭瓣、浙贝母、湖北贝母与川贝母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贝母药材主流品种;贝母道地产区经历了中国北方向南方的迁移过程;不同贝母药材品种存在药效性味的差异获得历史验证。结合基于ITS1与ITS2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证实仅从形态学特征无法准确鉴定川贝母与其易混淆品,但能从DNA水平进行有效鉴定。为川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资源保护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确保了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凡德他尼浓度的方法。方法用甲基-叔丁醚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Intersil ODS-3 RP18柱;流动相:0.02 mol.L-1乙酸铵缓冲液(pH=3)-乙腈(70∶30);流速:200 mL.min-1;电喷雾电离源(ESI)离子化,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测定。结果凡德他尼血药浓度在5~1000 ng.mL-1范围线性良好,低、中、高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5.4%,102.4%,97.2%;批内、批间精密度良好(RSD<10%)。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快速、特异性强,可用于该药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郑辉  李秋娥  陈安琪  邓楷煜  廖海  任瑶瑶  周嘉裕  谭睿 《中草药》2019,50(22):5563-5570
目的 评价以ITS2和matK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峨眉山区唇形科药用植物的鉴定效果。方法 从峨眉山区采集23种唇形科药用植物样本,提取DNA,PCR扩增ITS2序列,并从Genbank上分别下载54与51条唇形科植物的ITS2及matK序列;使用MEGA 5.0软件计算全部序列的种间、种内遗传距离及序列变异位点,构建Neighbor Joining(NJ)系统进化树,最后开展barcoding gap分析。结果 峨眉山唇形科药用植物的ITS2序列长度为190~237 bp,GC含量为53%~73%,具有较为明显的barcoding gap,对唇形科植物的识别率为94%,而matK序列的barcoding gap不显著,有明显重叠现象,对唇形科植物的识别率为96%。结论 ITS2从种水平上对唇形科植物有更好的鉴定能力,但matK序列对唇形科植物的识别率更高,因此,以ITS2为主,matK序列为辅的鉴定方法能够对唇形科药用植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和识别,准确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峨眉山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Meta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膀胱肿瘤整块切除(ERB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名独立研究员分别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BM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按相关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及质量评价。最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714例患者。两组手术时间(MD=3.72,95%CI:-5.37~12.82,Z=0.80,P=0.42)、术后留置尿管时间(MD=-3.45,95%CI:-9.82~2.92,Z=1.06,P=0.29)无明显差异;ERBT组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较短(MD=-6.76,95%CI:-13.05~-0.47,Z=2.11,P=0.04),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较低(OR=0.04,95%CI:0.02~0.11,Z=6.62,P0.000 01),住院时间较短(MD=-0.99,95%CI:-1.92~-0.06,Z=2.08,P=0.04),术后复发率较低(OR=0.68,95%CI:0.46~0.99,Z=2.00,P=0.05)。结论: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ERBT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在术后膀胱冲洗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李志平  廖海 《今日药学》2006,16(3):60-6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尿嘧啶凝胶剂中氟尿嘧啶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2 mol/L的NaH2PO4-H3PO4-Triethylamine(三乙胺)缓冲液(pH 3.03),流速1.0 ml/min,进样量50 μl,检测波长269 nm,室温条件.结果氟尿嘧啶浓度在0.5~5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52%.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氟尿嘧啶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尿嘧啶凝胶剂中氟尿嘧啶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2mol/L的NaH2PO4-H3PO4-Triethylamine(三乙胺)缓冲液(pH3.03),流速1.0ml/min,进样量50μl,检测波长269nm,室温条件。结果氟尿嘧啶浓度在0.5~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52%。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氟尿嘧啶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瘤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肝脏上皮样血管瘤CT、MRI表现,并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对照。结果 6例患者中,2例单发,4例多发;病灶为椭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CT平扫病灶实质密度稍低且常位于肝包膜下,最大径2.0~9.9 cm;密度常不均匀,可见不规则坏死区;多期增强扫描:5例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实质期有边缘部分向中央充填强化的趋势,1例病灶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实质期表现为均匀轻中度强化。2例病灶MRI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1例见不完整的低信号环,1例病灶见肝包膜回缩。病理学检查肿瘤大多由梭形细胞构成,CD31、CD34及Vimentin表达均阳性。结论肝脏上皮样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多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病灶多位于肝包膜下,可见包膜回缩征,密度不均,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但最终确诊须依靠病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