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13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针刺穴取脾俞、中脘、肾俞、中极、关元、命门、太白、丰隆等,并于脾俞、中脘、肾俞、中极行温针灸,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揿针埋压,穴取脾、肾、膀胱、三焦、内分泌、内生殖器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A、BMI、F%肥胖指标,TC、TG、LDL-C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TC、HDL-C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1),在改善各项肥胖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5.4%(62/65),优于对照组的84.6%(55/65,P<0.001).结论: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及单纯温针灸对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异常的脂质代谢均有良性调整作用,且温针灸联合耳针疗法在减肥作用和改善TC和HDL-C水平方面优于单纯温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2.
以两个或以上人名命名的综合征(病),在编码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编码员对这类综合征(病)名称的发展由来如果了解得不够深入,易导致编码错误.综合征编码原则:不含人名地名时,以“综合征”、“病”、“疾患”或疾病全称作为主导词查找;含人名地名时,直接以人名地名为主导词查找.本文通过对Axenfeld-Rieger综合征、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两例编码的分析,探讨以两个或以上人名命名的综合征(病)编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协助编码人员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更好更准确地进行编码工作,以提高该类疾病分类的准确率,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国际疾病分类需求与实际编码操作产生的矛盾,对如何更好地实现病案编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理气温阳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扶阳流派工作室门诊医案中脾胃虚寒型胃痛医案121则,提取其方药信息,并基于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和IBM SPSS Statisti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查不同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对子宫内膜组织上皮细胞(endometrial epithelium cells, EECs)数量和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手术获取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分离上皮细胞,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只加培养液)10份与实验组(加培养液和不同浓度的TGF-β1)30份,其中实验组又细分为三组,即低剂量TGF-β1组10份,中等剂量TGF-β1组10份,高剂量TGF-β1组10份,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TGF-β1(9 ng/mL、6 ng/mL、3 ng/mL)。测定活细胞数量、细胞悬液中Ⅰ型胶原(Col-Ⅰ)与纤黏连蛋白(FN)含量以及细胞胞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FN分泌量为(0.469±0.010) ng/L、ColⅠ分泌量为(0.532±0.033) ng/L;而各实验组测得的FN值与Col-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  相似文献   
5.
6.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绝经期后骨质疏松,骨髓腔内的脂肪细胞逐渐增多,取代了成骨细胞,因此抑制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分化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新途径。应用各种成脂诱导剂建立体外定向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分化模型是研究新途径的基础。除了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成脂分化的能力,还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定性、定量检测成脂分化的程度。过氧化物酶增殖子激活受体(PPARγ)是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调节因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被激活后能抑制PPARγ的表达,减少脂肪细胞的生成,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笔者就以上方面和对减少骨髓脂肪分化的策略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一年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两组的体重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BMI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组患者BMI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FBG较初次就诊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控制,并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3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160例,对两组扫描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22.50% vs 42.50%), CT扫描成功率(98.75%vs 91.25%)、护理满意度(97.50%vs 87.50%)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成为早期胃肠道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法。但是对于面积大、严重纤维化等的病灶,术中缺乏牵引限制了手术视野的清晰度,使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系统回顾国内外牵引技术在ESD术中应用的研究,旨在总结近年常用ESD术中牵引方式,并分析其在不同解剖部位的应用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不同电针强度,观察电针天枢穴对西沙必利诱发的大鼠胃运动的影响,探索电针天枢与西沙必利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规律和量效关系。方法: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0.5 mA组,1 mA组和3 mA组,每组8只。在动物胃窦放置球囊,连接压力感受器和多导生理记录系统并记录胃内压,记录基线、干预后(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西沙必利和电针)胃内平均压力值和每只大鼠的西沙必利药量。观察电针不同强度天枢结合西沙必利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结果:1)与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比较,腹腔注射西沙必利后大鼠胃运动明显增强(P<0.01)。2)与注射西沙必利效应比较,采用0.5 mA,1 mA和3 mA的电针强度刺激天枢能明显抑制西沙必利诱发的胃运动增强(P<0.01),并且随着电针强度增加,抑制效应更加明显,0.5 mA和3 mA之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计算电针与西沙必利之间的效力关系,在当前药物浓度状态下,0.5 mA天枢产生的效应相当于抑制(1.15±0.24)μg的西沙必利;1 mA相当抑制(3.56±1.31)μg的西沙必利;3 mA相当于抑制(4.03±0.95)μg的西沙必利,0.5 mA和3 m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强度电针大鼠天枢能抑制西沙必利诱发的胃运动增强效应,这一效应呈现强度依赖性。这一结果首次提示,在采用针药结合调节胃运动抑制状态时,选用天枢穴可能会产生拮抗效应,降低药物效应,在选穴时应该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