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吻合器在中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85例中位直肠癌。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6-102个月,局部复发4例,其中Dukes B期I例,Dukes C期3例,复发率为4.7%;10例(11.4%)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不良现象发生。结论:吻合器的应用提高了中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膀胱憩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总结31例膀胱憩室的手术治疗结果,并介绍一种处理巨大膀胱憩室的简易手术。多数憩室继发于膀胱流出道梗阻。憩室内并发肿瘤7例,结石形成9例。膀胱憩室多由膀胱造影或B超诊断。憩室切除常采用膀胱内外联合入路。本组26例手术同时处理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憩室。获得随访的23例中,21例尿路症状消失。7例憩室肿瘤患者中,5例在两年半内死亡,余2例分别存活2年和6年。本组2例巨大膀胱憩室行经膀胱内憩室旷置术,无并发症,膀胱造影无异常。作者认为,膀胱憩室的治疗应依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而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位于膀胱后下方,粘连广泛的巨大憩室,宜采用经膀胱内入路憩室旷置术。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市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方银  郑鸿  唐俊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86-3087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规律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市近10年的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死亡孕产妇特点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寻找其规律性。结果孕产妇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死亡的前4位原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死亡孕产妇中贫困孕产妇、经产妇、计划外妊娠、在家分娩所占比例大。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的力度,实施贫困救助,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通淋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方中赤芍、黄芪、丹参、泽泻等进行鉴别,用HPLC测定柚皮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柚皮苷在0.31~1.54 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为1.63%.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通淋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器在下肢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下肢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50例,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应用皮瓣修复,观察组应用皮肤牵张器的方法进行创面修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包括创面色泽、血管分布、创面厚度和创面柔软度。结果: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HA水平、VEC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创面色泽、血管分布、创...  相似文献   
6.
苦参碱对腺嘌呤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采用腺嘌呤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模型,进一步了解苦参碱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8只;②病理组28只;③治疗组24只按250 mg·kg-1·d-1给大鼠灌服腺嘌呤,连续21 d灌暇腺嘌呤1周后,治疗组每天还按20 mg·kg-1·d-1的剂量用苦参碱腹腔注射,分别观察治疗2,3,4周,3个不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病理组和治疗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氯、血清IL-6和肾小管间质的TGF-β1表达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等指标的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的水平,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的TGF-β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采用HPIAS- 1000型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信号进行扫描,半定量分析各组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肾组织HE染色丰定量分析各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结果苦参碱治疗组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与同期病理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5);血清IL-6水卓、肾小管间质的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同期病理组(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苦参碱治疗的各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低于病理组(P<0.05)。结论在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苦参碱能降低其血清BUN,Scr,IL-6水平和TGF-β1蛋白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阻抑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并有相应的时效关系。说明苦参碱对腺嘌呤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水平和抑制TGF-β1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运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27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处理,对照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处理.根据术中探查情况排除部分病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5天清晨外周空腹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WBC计数、CRP浓度、IL-6浓度、SAA浓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WBC计数、CRP浓度、IL-6浓度、SA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运用于胃癌患者能降低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没有明显增加,加速康复外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基于谱图理论的形状表示与聚类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不同形状的结构特征,通过对形状骨架点所构完全图的拟Laplace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将得到的高维数据投影至低维空间中,进而分析该数据在低维空间中的分布情况实现聚类。针对公共数据集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D)对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不同溶剂丙泊酚血药浓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以指导血液稀释期间麻醉药丙泊酚的使用。方法  40例ASA 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长链丙泊酚稀释组(LH组)与未稀释组(L组),中长链丙泊酚稀释组(MH组)与未稀释组(M组),每组10例。全程使用丙泊酚TCI静脉麻醉,以血浆靶浓度4 μg/mL进行诱导气管插管,插管后即刻降至3 μg/mL持续输注。在3 μg/mL丙泊酚TCI 10 min时,LH和MH组以15 mL/kg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纳注射液实施血液稀释,L和M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于术前(T0)、3 μg/mL丙泊酚输注10 min (T1)、70 min (T2)、90 min (T3)时,采集动脉血,测定血球压积(hematocrit,Hct),用HPLC法测定丙泊酚浓度,同时观察BIS的变化。结果  T2、T3与T0相比较,LH组Hct值分别降低25.6%、28.2%,MH组Hct值分别降低28.9%、28.2%。T2、T3时LH、MH组丙泊酚血药浓度分别为1.80、1.78 μg/mL和1.84、1.76 μg/mL,均明显低于靶控浓度3 μg/mL (P<0.05)。稀释组丙泊酚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未稀释组(P<0.05)。LH、MH组在T2、T3时的BIS值分别为49.89、49.55和49.66、49.33,较L、M组的41.89、41.22和40.55、40.67明显升高(P<0.01)。不同溶剂丙泊酚间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AHHD后丙泊酚的血药浓度较TCI设定值明显下降,且BIS值有所上升,因此为了维持麻醉深度可能需要增加丙泊酚剂量,且两种不同溶剂丙泊酚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将本院收治的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常规肌力训练,包括膝关节周围肌肉等张训练和等长静蹲练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训练模式为普通等速向心/向心模式。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PT)、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10米步行时间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VAS评分、Lysholm评分、10米步行时间及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有助于改善KOA患者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