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血瘦素遗传度的双生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遗传因素对血瘦素的影响。方法  5 7对双生子 ,用微卫星 DNA基因扫描和分型技术 ,根据基因型的一致性来鉴别卵性。双生子间异同比较估计遗传和环境的相对效应 ,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瘦素。结果 异卵双生子 (dizygotic,DZ)瘦素的对内方差大于同卵双生子 (monozygotic,MZ)的对内方差 (P<0 .0 5 ) ,前者为后者的 2倍多。但当校正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性别和血尿酸 (uricacid,UA)后 ,MZ的对内方差接近于 DZ的对内方差。血瘦素的遗传度 8% ,校正 BMI、性别等的影响后血瘦素的遗传度为 0 .18%。血压与瘦素在简单相关分析时相关 (收缩压 r=0 .35 5 ,P<0 .0 0 1;舒张压 r=0 .339,P<0 .0 0 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时仅 BMI、性别和 UA入选方程 (R2 =0 .788,P<0 .0 0 1)。结论 遗传因素对血瘦素影响不大 ,血瘦素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scatter factor , HGF)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s, AF)表型转化及迁移的影响,探索其在血管外膜重构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F,以不同剂量(0、20、40、80 ng/ml)HGF刺激AF及40 ng/ml HGF刺激AF不同时间(0、4、16、24小时),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不同条件刺激后AF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 actin)的表达变化;用transwell检测不同浓度HGF对AF迁移的影响.结果 HGF可上调AF中α-SM actin表达,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40 ng/ml HGF可明显促进AF迁移,迁移细胞数目在一定范围内随着HGF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HGF能诱导AF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 MF),促进AF迁移,在血管外膜重构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血管外膜2种表型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血管外膜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建立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2种细胞表型。以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析HGF及c-met在2种不同表型细胞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种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液中HGF的含量。结果 HGFmRNA及HGF蛋白,c-metmRNA及c-met蛋白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后表达明显上调,随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逐渐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中HGF表达逐渐上调。结论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存在局部HGF系统。HGF可能在血管外膜细胞瑶型转化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时期血压监护,一贯受到儿科临床工作者重视,最简便的测压方法是听诊法和按脉法,但新生儿时期挠动脉搏动弱,Korotkoff血管音低,因此这二种方法并不理想,以后又创造了多种新的测压技术,如潮红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脂代谢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按蛋白尿分成正常蛋白尿组(42例)、微量蛋白尿组(33例)和大量蛋白尿组(15例);按体重指数分成正常体重组(23例)、超重组(47例)和肥胖组(20例),分别研究各组的血脂水平,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9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病程长,收缩压越高、蛋白尿越严重及体重指数越大者,其血脂异常越明显。结论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脂代谢的紊乱,其异常程度与病程、血压和体重有关,应降低体重和血压,控制血脂和血糖。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卫星DNA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双生子卵型鉴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用微卫星DNA基因扫描和分型技术建立双生子卵型鉴定法。方法 选取69对同性别双生子、6对异性别双生子和17对同胞对,抽提基因组DNA,单盲设计,随机编号后,采用9对荧光标记的,在中国人群中具有高度杂合度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引物,进行基因扫描和分型分析。根据这9个STR基因型的一致性来鉴别卵型。结果 9个STR基因型完全一致的63对受检者全部为同性别双生子,6对异性别双生子和17对同胞对的STR基因型均不完全一致,另有6对同性别双生子的STR基因型也不完全一致,经计算采用6个或5个STR位点判定同性别同卵双生的可信性分别大于99.6%和99%,采用全部9个位点判定同性别同卵双生的可信性大于99.95%。结论 STR基因扫描和分型技术为在基因组水平上直接判别双生子卵型,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鉴定方法,它还有快速,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采用三条引物法进行力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分型检测,并与Rigat法进行比较,以探讨Rigat造成DD型分型的错判率,并用此方法检测了中国汉族人群中ACE基因I/D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以及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高血压病(EH)间的相关性。方法 EH患(EH组)206例,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ACE基因分型;正常血压组(NT组)156例以及核心家系25个共118例,三条引物法进行ACE基因分型。结果 EH组Rigat法得出的DD型比例较三条引物法高。与三条引物法相比较,Rigat法对DD型的错判率为13.04%。用三条引物法进行基因分型的结果如下:(1)在NT组,ACE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Ⅱ型0.51,ID型0.41,DD型0.08。等位基因频率为:I0.71,D0.29。(2)25个EH家系所有成员的基因分型结果,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3)EH与NT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性差异。结论 三条引物法1次完成ACE基因分型,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从生理和生化角度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并做血压、体量指数、心电图和生化等指标测定。结果 :阳亢质、痰湿质和平和质分别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37 4 %、4 7 6 %、15 0 % ;从体态上 ,痰湿质属于肥胖型 ,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痰湿质组最高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最低 ,心电图的异常率痰湿质明显高于阳亢质组。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阳亢质和痰湿质是两大基本类型 ;痰湿质高血压患者多数属于肥胖型 ,预后可能要比其他体质的患者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血压对照大鼠的心肌细胞及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用Fura-2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钙浓度显著高于正常血压对照大鼠。川芎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钙浓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较高剂量的川芎嗪对正常血压对照大鼠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钙浓度也有抑制作用;而较低剂量的川芎嗪不仅无抑制作用,还使正常血压对照大鼠心肌细胞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结论川芎嗪具有钙离子拮抗剂的特性,其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一般常用神经传导方法来检测。本文是用系统参数识别法,将13例正常人、和15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正中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作为一个系来辨识,分别测得59和64人次的动作电位,用计算机进行运算、建立数学模型,两组结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