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今年本专栏将继续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国内外同行继续支持和关注本专栏的讨论 ,踊跃来稿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 ,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 (10 0 0 8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 1号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 (10 0 87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 ,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区的中小学教师作为特殊的一类群体,灾后一方面他们需要扮演以往的教书育人角色及较以前需投入更多精力的心灵抚慰、关怀者角色,另外一方面,他们需要克服地震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创伤.  相似文献   
3.
催眠感受性个体差异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方莉  吴薇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500-3502
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中有关催眠感受性个体差异的研究献,介绍了运用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和脑影像学手段对催眠感受性个体差异进行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中有关催眠感受性个体差异的研究文献,介绍了运用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和脑影像学手段对催眠感受性个体差异进行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成都地区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共病率及社会功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大中学生(高发人群)社交焦虑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情况,分析其对学生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03-11-03/14期间以成都市10区10县的大中学生为目标总体,按最优分配分层整群抽样抽出的2279名学生为调查样本,由经过培训及一致性检验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一对一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问诊,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确诊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愿合作的患者149名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完成共病情况调查;患者156名及其配比者(正常人)156名完成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评估。结果:本调查共询问2279名学生,调查出并确诊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共有179名,其中149名患者愿意参加精神障碍共病情况的调查,占全部患者的83.24%。179名患者中的156名患者愿意参加病情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调查,但在调查相应配比者精神障碍情况时发现有1名患有广泛性焦虑症,1名患有既往轻躁狂发作,故将这两名配比者及对应的患者排除,剩余者配成154对。占全部患者的86.03%。①149名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有其他精神障碍共病者为46人,共病率为30.87%,共病的前3位疾病依次为心境障碍(73.91%),焦虑障碍(58.70%),物质使用障碍(10.87%)。②严重程度分级按《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研究版(SCID—Ⅰ/P)》社交焦虑障碍诊断分级而分为:轻度59名(37.82%)、中度57名(36.54%)、重度36名(23.08%)、部分缓解4名(2.56%)。③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总分中位数社交焦虑障碍重度组为6分,中度组为5分,轻度组为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分(P〈0.001)。结论:成都地区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为30.87%。社交焦虑障碍会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会加重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肖融  吴薇莉  张伟 《华西医学》2007,22(3):477-479
目的:评估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恐怖症流行病学研究中确诊的155名社交恐怖症患者和1765名正常对照者完成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对其中30名学生间隔2周后重测。结果: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间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887,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895,Cronbachα系数为0.8940。截断值为19,此时的灵敏度为76.13%,特意度为78.47%。因子分析的结果提取出四个因子。结论: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值得进一步修订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修订版)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修订版)在中国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取病例组样本与正常对照样本进行量表评定。病例组89人,正常组110人。结果Cronbach α系数亲近、焦虑两个分量表均在0.7以上,依赖为0.6202。区分效度焦虑和亲近依赖均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因素分析表明结构效度较好,各条目在各自分量表上的载荷均较高。结论总体来看,结果支持AAS量表将成人依恋分为三个因子的理论构想。但由于文化差异,AAS在中国的应用还需要修改个别条目。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师在其个人生活中的社会角色表达受外部评价和内部角色意识的影响,是否能将其他社会角色与职业角色界限分开,充分发挥各角色的功能,是每个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自我觉察过程。心理咨询师要在职业中不把个人的困扰带进咨询,同时在个人生活又不被心理咨询师职业光环所束缚,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明白个人生活中各社会角色如何适当分离与整合。角色的分离与整合就是角色责任、权限与功能的分离与整合。分离并非将各个社会角色绝对地对立起来,整合并非各个角色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在社交焦虑障碍(SAD)病理心理学机制上设计的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集体心理治疗疗效及其对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 70例门诊及住院SAD来访者自愿参加,每个小组包括6~8例来访者及2名心理治疗师.集体治疗每周1次.每次2.0~2.5 h,共8周.疗效评定包括来访者的主观感受及自评Liebowitz社交焦虑评定量表(LSAS)、防御方式问卷(DSQ).结果 完成全部治疗者65例.来访者自述治疗后自我及社会功能改善,治疗后LSAS总分明显下降(Z=-5.673,P=0.000).DSQ部分防御机制的使用有变化,治疗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z=-4.866、-2.973.P=0.000、0.003),成熟型防御机制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Z=-2.780,P=0.005).结论 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集体心理治疗能够促进SAD来访者接纳自我及治疗社交焦虑症状,改善负性思维及不良防御机制,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应用增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指标之一。我们对9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以探讨长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