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非诺贝特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摄取及降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将 10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饲料饲养 8周后 ,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和非诺贝特治疗组 ,非诺贝特组在饲以高胆固醇饲料的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 (每天 30mg kg) ,共 4周。另设普通饮食对照组 5只。实验结束后 ,取皮下脂肪组织行脂肪细胞培养 ,放射配基法测定脂肪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及降解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CD36及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 ,3组兔脂肪细胞摄取及降解1 2 5Ⅰ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均呈现一浓度依赖性饱和型曲线 ,高胆固醇组脂肪细胞摄取及降解1 2 5Ⅰ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 ;非诺贝特组脂肪细胞摄取及降解1 2 5Ⅰ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于高胆固醇组 ,但仍低于对照组 ,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发现 ,高胆固醇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及CD36mRNA表达降低 ,非诺贝特组CD36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似。以上提示 ,非诺贝特能改善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摄取及降解1 2 5Ⅰ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并上调CD36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学组主办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试验和社区干预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承办的第 3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于 2 0 0 4年 6月 11~ 14日在南方长城所在地———湖南省吉首市召开。大会邀请了 2 0余名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与会代表 30 0余人 ,共同探讨当前心血管病防治的热点问题 ,交流了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次会议秉承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一贯学术风格 ,重点关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 ,设立血脂、血栓与炎症三大议题 ,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和促纤溶等作用,发挥血管保护作用。近年来,HDL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HDL已成为当前冠心病防治工作的新靶点,多种升高HDL的措施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HDL的结构、代谢、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能够深入了解脂质代谢过程和冠心病发病机制,为冠心病防治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5.
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决定了各型ApoE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其与相应受体的结合能力以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也存在差异。ApoE基因型与血脂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ApoE基因型与他汀类等药物治疗的反应存在交互作用 (遗传药理学 ) ,且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对HepG2细胞载脂蛋白A5(apoA5)表达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 取人的皮下脂肪组织,经培养、促分化后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用脂多糖(LPS)刺激使其成为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通过Transwell系统,脂肪细胞与HepG2细胞共培养,RT-PCR测定HepG2细胞的apoA5、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 (PPAR-α)、肝X受体-α (LXR-α )mRNA的表达,并观察MK886对HepG2细胞的apoA5、PPAR-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成熟脂肪细胞可使HepG2细胞的apoA5、PPAR-α、SAA mRNA的表达升高,且共培养48 h后表达水平高于24 h(P <0.05),但LXR- α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②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对HepG2细胞的apoA5、PPAR-α、SAA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比成熟脂肪细胞更强(P<0.05),但LXR-α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③MK886可抑制脂肪细胞对HepG2细胞apoA5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P<0.05).结论 脂肪细胞可通过PPAR-α而不是通过LXR-α途径上调HepG2细胞apoA5 mRNA的表达,此作用可能与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脂蛋白(HDL)及其载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这种血管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胆固醇逆转运来实现的.胆固醇外流是胆固醇逆转运的第一步,目前已明确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在胆固醇外流方面起关键作用.有关ABCA1的作用机制、表达调控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ABCA1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脂质代谢过程,为防治脂质异常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选择122例进行了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胸痛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中又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对比分析各组平板运动试验开始后第1分钟心率的增加量(ΔHR1minute)。【结果】冠心病组ΔHR1minute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ΔHR1minute逐渐增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且ΔHR1minute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大,提示ΔHR1minute能反映心肌缺血及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早期心率的快速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45例进行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胸痛患者,根据运动试验开始后第1分钟心率的增加量(△HR1minute)分为心率快速增加组(AHR1minute≥12次/min)154例与心率增加正常组(AHR㈨。。〈12次/min)91例,对比分析2组在运动试验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运动试验、冠脉造影阳性率。结果心率快速增加组在运动试验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心率增加正常组(P〈0.01);心率快速增加组运动试验及冠脉造影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心率增加正常组(P〈0.05,P〈0.01)。结论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可反映心肌缺血,并易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 ,TET)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诊断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价值.方法:选择233例进行了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以CAG为诊断CHD的标准,比较TET传统指标与CI判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单纯CI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81.7%)、特异性(64.3%)、准确性(71.2%)与TET传统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73.1%)、特异性(69.3%)、准确性(70.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TET传统指标和CI指标,则诊断CHD的特异性(87.9%)和准确性(79.4%)均显著高于传统指标(P<0.05);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I是诊断冠心病的有用指标,与TET传统指标相结合可显著提高TET诊断CHD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