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是治疗的基础 ,而影像学 ,特别是CT在诊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非常之高 ,常常被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并对相关手术治疗的时机、术式、入路选择有极大的参考意义。一、CT征象及诊断要点胰腺大部分位于腹膜后 ,胰腺炎时的漏出或渗出液含有大量具有活性的胰酶 ,很容易突破胰表面薄薄的一层结缔组织而进入胰周间隙及肾旁前间隙 ,形成所谓的“积液” ,这种早期的积液CT值可能接近零 ,但不同于一般的积液 ,实际是含有炎性混合物的渗出液和腹膜后半液化的脂肪组织。在所有急性胰腺炎病例中 ,出…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腹腔大出血(附1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手术治疗后发生腹腔大出血的死亡率高 ,现结合我院的病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1991~ 2 0 0 1年间行胰腺、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治疗的SAP 115例中 ,术后腹腔大出血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2 4~ 5 8岁。出血共 2 3例次 ,时间为术后 2h到 2个月 ,16例次发生在术后 5~ 2 0d。死亡 8例。临床表现为伤口或引流管有鲜红色的血液流出 ,并有失血性休克表现。所有病人均排除消化道内出血来源。在 2 3例次的出血中 ,以胰床广泛渗血和胰腺小血管破裂出血最多 ,占 6 5 2 2 % (表 1)。止血方式和结果见表 2 ,4例压迫未…  相似文献   
3.
刘续宝 《腹部外科》2008,21(6):331-332
胰管结石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伴发病理异常。晶体照相法证明,结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复合物。其成因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液和导管细胞分泌的黏液中蛋白性成分因胰管梗阻的原因而浓度增加并析出,胰液中的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成碳酸钙并沉积其中而形成结石。因此,胰管结石与胰管炎性狭窄密切相关,既是胰管狭窄的结果,形成的结石又加重了胰管的狭窄,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2005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公布的资料显示[1],美国现有糖尿病患者2080万,还有100万人处于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总结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AIP)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3例AIP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AIP中,中位年龄4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疼痛不适,梗阻性黄疸及体重下降。胰腺弥漫性增大及局限性增大各6例,胰体尾假性囊肿及胰腺结石各1例,胰管扩张4例。胰腺外器官受累9例(胆管病变8例、胆囊病变7例、腹膜后纤维化1例、腹腔淋巴结肿大6例、脾静脉变细4例、干燥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各1例)。7例行血免疫标志物检查,IgG升高5例,类风湿因子( RF)及抗核抗体( ANA)升高各3例。8例被误诊而行手术治疗。经激素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AIP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无特异临床表现,易与胰腺癌及胆管癌混淆,误诊率高。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AlP的诊治,避免因误诊而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腹膜后位胰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续宝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2):762-764
腹膜后位胰十二指肠损伤见于腹部钝性损伤,是指胰十二指肠损伤时覆盖十二指肠的腹膜和胰腺被膜并无肉眼可见的破裂。由于胰腺和十二指肠部位深在,加之胰液、胆汁和胃肠等消化液并未直接进入腹膜腔,因此损伤早期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并不十分明显、或同时存在其他器官损伤等原因,造成诊断较为困难,甚至在手术探查时也可能因术者的疏忽而漏诊。同时,由于钝性外伤不仅可以造成胰腺损伤和十二指肠破裂,并常造成裂伤周围组织严重挫伤,甚至导致毗邻脏器损伤。因此,外科处理前需要对受伤的脏器和组织、以及相邻的器官受到的影响作一准确的评估,才…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方法:对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ANP11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将发病2周以内手术者定为早期手术,2周以后手术者为晚期手术。发现早期手术病例中病理所见多为局灶性坏死(占75.6%),术后并发症以循环及胰外脏器功能紊乱为主,术后死亡率达28.2%;而晚期手术者系全胰坏死型(占53.7%),术后并发症以胰周局部脏器病变为主,死亡率降至12.3%。结论:对ANP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大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标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96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扩大组(行扩大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1例)和标准组(行标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和随访情况,并根据肿瘤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命质量进行量化比较.所有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2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在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平均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数目等基线情况无差异的情况下,扩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64 min(310~650 min)、680 ml (0~1800 ml)和13.5 d(10~76 d),明显高于标准组的315 min(260 ~306 min)、305 ml(0 ~ 1000 ml)和9.2d(7~30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4.22,3.82,P<0.05).扩大组患者1级、2级和3a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 2/41)、20%(8/41)和41%( 17/41),而标准组患者分别为25%( 14/55)、49%(27/55)和7% (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6,8.87,14.10,P<0.05).两组患者3b级、4a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0.88,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3、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术后1年生命质量评分及术后平均肿瘤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3,0,F=0.49,1.03,t =0.32,P>0.05).结论 标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够为普通胰头癌患者带来最佳的风险效率比,只有对于那些术前或术中发现有第16组淋巴结肿大且肿瘤能够达到R0切除的患者,才谨慎选择扩大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胰肠吻合方式与术后胰漏及吻合口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行PD的5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26例PD患者行胰肠吻合的方式: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吻合(简称黏膜对黏膜吻合)359例,其中149例硅胶引流管内置(简称引流管内置),130例硅胶引流管引流至体外(简称引流至体外),80例硅胶引流管未放置(简称引流管未置);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165例(简称套入式吻合),均未放置硅胶引流管;胰肠侧侧吻合2例(简称侧侧吻合),均未放置硅胶引流管。结果526例PD患者术后共发生胰漏34例(6.46%),胰肠吻合口出血8例(1.52%),死亡32例(6.08%)。①黏膜对黏膜吻合的胰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4.18%(15/359)比11.52%(19/165),χ2=10.029,P=0.002〕;黏膜对黏膜吻合与套入式吻合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6/359)比1.21%(2/165),χ2=0.159,P=0.691〕。②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式中,引流管内置者和引流至体外者的胰漏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引流管未置者〔2.68%(4/149)比11.25%(9/80),χ2=7.132,P=0.008;1.54%(2/130)比11.25%(9/80),χ2=9.410,P=0.002〕;引流管内置者与引流至体外者的胰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引流管内置者与引流至体外者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结论黏膜对黏膜吻合方式胰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方式,但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胰管内硅胶引流管内置或引流至体外均能降低术后胰漏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仍存争议。作者对本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ANP119例进行分析。将发病2周以内手术者定为早期手术,2周以后手术者为晚期手术。发现早期手术病例术中病理所见多为局灶性坏死(占75.6%).术后并发症以循环及脯外脏器功能紊乱为丰,术后死亡达28.2%;而晚期手术者多系全胰坏死型(占53.7%),术后并发症以胰周局部脏器病变为主,病死率降至12.3%。因此.作者认为ANP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文中尚对早期及晚期手术的指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