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以往的一线治疗以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其中COX-2选择性抑制药物为近期推荐用药。在近几年里,RA的治疗方法突飞猛进,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等一系列细胞因子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出现了一批可以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该类药物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与凝血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单克隆荧光抗体标记法检测ACS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SA)组及对照组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P-选择素(P-selectin)和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的变化。结果:1.MCP-1、P-selectin均值之间的差异在ACS组、SA组和对照组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CS组中此2种炎性因子水平最高,SA组次之,对照组最低。2.TF、TFPI均值在ACS组中显著增高,较其他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TF、TFPI均值之间的差异在SA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3.MCP-1、P-selectin、TF及TFPI4种检测指标均值在不稳定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炎性细胞因子及凝血因子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及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参与了ACS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R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T细胞系来源的9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10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以及16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CD4和CD8mRNA表达水平,发现ALL和NHL患者CD2mRNA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升高,NHL患者的CD4/CD8比值有极显著性升高。本结果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红细胞聚集改变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及其对心绞痛发病的影响。方法 :测定 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 40例健康人的红细胞聚集指数 (光密度法 )、红细胞变形指数 (激光衍射法 )、血浆及全血粘度 (旋转式粘度计 )和纤维蛋白原 (双缩脲法 )。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粘度 ( 4 0s- 1 )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0 .0 5 ) ,且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纤维蛋白原呈直线正相关 ,与全血粘度 ( 4 0s- 1 )无相关性。结论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是红细胞聚集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强导致血液高粘滞 ,与心绞痛发作有关 ;选择 10s- 1 以下切变率测定低切全血粘度 ,利于观察全血粘度与红细胞聚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新利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小板聚集影响的程度.方法比浊法测定12例ICVD患者治疗前后,用二种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x±S)ICVD组用药后第5天、第10天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32.87%±14.2%,44.99%±12.3%)显著低于用药前(71.9%±11.1%)P<0.01;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用药前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新利博对ICVD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对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监测其血小板聚集率时,应选用ADP作为诱聚剂.  相似文献   
6.
脐带血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补体复合物的研究张秀荣张京秀刘复强新生儿易发生各种感染及对各种疾病抗病能力低下,这是人所共知的,有时对成人来说微乎其微的感染都有可能对新生儿造成致命的威胁,为了寻找其原因,各国科学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十年来,由于对脐带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就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的临床实验作一评述.结果与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于多数癌症患者来说是易于耐受的,但需长期给药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长期治疗无耐药现象产生;它可抑制肿瘤的发展,使肿瘤保持稳定,并阻止肿瘤的播散和转移,但不能使肿瘤完全消退;与常规化疗联合应用疗效更佳.随着几种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药物3期临床实验的开展,其治疗方案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完美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与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单克隆荧光抗体标记法检测ACS组33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SA)组24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单核细胞表面CD11b及P-选择素(CD62p)水平。结果(1)ACS组、SA组与对照组比较,MCP-1〔(85.78±33.79)(、56.96±22.47)μg/L对(39.16±14.17)μg/L〕、sICAM-1〔(561.29±93.16)(、496.49±73.55)μg/L对(359.19±110.78)μg/L〕、CD11b〔(227.17±67.13)(、118.05±24.19)MFI对(86.81±40.93)MFI〕、CD62p〔(36.03±9.30)、(14.19±6.49)对(4.25±2.59)%〕均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CS组中4种炎性因子水平最高,SA组次之,对照组最低。(2)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3例的4种炎性因子检测指标,其均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SA组、UA组和AMI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ACS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浆TF、vWF及CD40、CD40L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浆组织因子(TF)、vWF及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和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CD40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了30例肾衰患者一次血液透析前后及30例健康人的血浆TF.vWF、CD40、CD40L。结果透析前后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析前和透析后组TF、vWF、CD40、CD40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妒均〈0.01)。透析后组TF、vWF高于透析前组,CD40、CD40L低于透析前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护均〉0.05)。透析前组TF与CD40L呈正相关,R=0、75241,JP〈0.05。结论(1)TF、vWF显著增高提示肾衰患者存在明显血管内皮损害和血液高凝危险因素,监测其血浆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2)肾衰患者血浆CD40、CD40L增高加重肾脏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3)一次血液透析对TF、vWF、CD40、CD40L元显著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恶性疾病患者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观察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三种恶性疾病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同期恶性肿瘤47例,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27例(其中初治21例和复发组6例),淋巴瘤患者10例;实体瘤患者10例;对照组为30例健康人。取空腹外周静脉血,3.8%枸橼酸钠抗凝,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组织因子(TF)、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结果: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三组的TF值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组的TF值高于急性白血病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组、淋巴瘤组、实体瘤组的TAT高于对照组,并达到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三组的t-PA值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体瘤组t-PA值高于急性白血病组;急性白血病组及实体瘤PAI-1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存在相似的凝血和纤溶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