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医药卫生   352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白净娇嫩,随着年龄增大皮肤像浅色的丝绸那样蒙尘变脏。除了自然老化的因素,皮肤变黑还有哪些原因呢?  相似文献   
4.
拔火罐与穴位注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SIL—2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简称“复感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对复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组、对照组复感儿治疗前后及正常儿童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治疗组采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均采用单盲法。结果:(1)治疗前复感儿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2)经拔火灌和穴位注射治疗后,升高的sIL—2R水平有明显回落(P<0.01),临床疗效治疗组较转移因子对照组为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感儿的免疫功能普遍低下与紊乱,拔火罐和穴位注射既可调节复感儿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又能提高复感儿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复感儿取得较好疗效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5.
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是一组以伴发神经系统肿瘤为特征.累及多胚层、多器官、多系统且组织病理学类型复杂多样的家族遗传性疾病.主要包括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复征、yon Hippel—Lindau病、Li—Franmeni综合征、Cowden病、Turcot综合征以及Gorlin综合征等。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特别是CT和MRI诊断技术的出现对此类疾病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又名Mallory-Weiss综合征,是消化系统急症之一。本文复习文献并结合我院近年住院确诊的5例,讨论其临床特点。临床资料 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26~61岁。发病诱因服中药2例,进食生冷硬饭、异物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胃酸增高各1例。临床表现均为上述诱因所致干呕(5/5)或呕吐(4/5),随后出现呕血成黑便。呕血量<300ml者4例,次数少>1500m1者1例,呕血次数多。呕血颜色鲜红者2例,咖啡色3例。4例出现黑便或粪潜血阳性,1例阴性。出现上腹疼痛者4例胃不适1例。5例中不同程度出现头昏、乏力、心慌等。5例均经胃镜确诊,其中急诊胃镜3例,2例一周后才诊断。食管  相似文献   
7.
克山病病人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较高(我县42%),尤其在克山病病区中一部分β受体高敏者也会出现心电图ST—T改变往往被误诊潜在型克山病。为排除克山病ST—T改变的假阳性,作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对β受体高敏者和克山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七恶”一说,首见于宋代《圣济总录》一书,此后历代医家多有阐发,然各有别义,延至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对“七恶”病症的认识颇为独到全面,阐其奥秘、发其幽微,内容丰富,补充了诊断、预后方面的不足。笔者在数十年的外科临床实践中,对“七恶”病症多有体察,兹不揣浅陋,略述于后以就正于同道。1 恶:吴氏认为其临床特征是:“神昏惯,心烦舌燥干,疮色多紫黑,言语自呢喃。”也就是疮色紫黑,心烦舌燥,言语不清,甚则神志昏糊等等,此与现代医学所谓的“毒血症”有一定的相似性。2 恶:吴氏认为其临床特征为:“身筋强,目睛正视难,疮头流血水,惊悸是伤肝”。就是疮面流血水,目睛斜视,颈项强直,惊悸时作等等,此与现代医学所谓的“破伤风”表现有一定的类同之处。3 恶;吴氏认为其临床特征为:“形消瘦,疮形陷又坚,脓清多臭秽,不食脾败难”。就是疮形凹陷,周围坚硬,脓清臭秽,形体消瘦,不思饮食等等,此与现代医学中的“寒性脓疡”及“皮肤结核”等病的表现有一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10.
笔者辩析了叶天士的“琼血散血”法的真正内涵,即包括:凉血、育阴、活血、散热之义,为临床治疗血淤辨证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