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业科学   2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了安全性模型Extended Canetti&Krawczyk 2007(ECK 2007)与其他4个安全模型(Bellare&Rogaway 1993(BR93),Bellare&Rogaway 1995(BR95),Bellare,Pointcheval&Rogaway 2000(BPR 2000)和Canetti&Krawczyk 2001(CK2001))的不同点,并形式化地分析了这些模型之间的强弱关系,对模型间存在的蕴含关系提供了形式化证明,对非蕴含关系提供了反例。  相似文献   
2.
作物根系入侵滴头造成堵塞是影响地下滴灌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解决根系入侵堵塞的主要方法有:生产专用滴头和过滤器,滴头包括从结构上改进以防止根系入侵以及从滴头材料中添加缓释的除草荆氟乐灵来避免根系向滴头附近生长两种方式;专用过滤器是在过滤器内部安装放置除草剂氟乐灵的密封装置,过滤时氟乐灵随水进入滴头,起到防止根系入侵滴头的作用;向地下滴灌系统注入化学物质来杀死滴灌周围的根系;合理控制系统运行状况,避免出现水分胁迫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宁夏设施滴灌番茄覆膜的效果和适宜的灌溉制度,为宁夏地区设施滴灌番茄节水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 a试验,在覆膜(M)与不覆膜(NM)条件下,设定4种水分控制水平,灌水频率为7~10 d,W1、W2和W3处理的灌水上限分别为100%FC(田间持水率)、80%FC和70%FC,以当地灌水量为对照(CK,灌水上限为123%FC),研究了覆膜和水分控制对设施滴灌番茄生长、产量、品质与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番茄株高和茎粗在苗期―开花坐果期生长迅速,受覆膜处理影响显著(P<0.01),受水分控制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W2M处理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均为最大值,分别为89844.88 kg/hm2和502.5 kg/(hm2·mm),相比覆膜CK分别增加21.4%和63.7%。相比于不覆膜处理,覆膜番茄产量平均增加18.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还原性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量分别提高28.9%和22.8%(P<0.05)。覆膜和水分控制均对番茄还原性维生素C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覆膜处理还对可滴定酸量和糖酸比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对于宁夏设施滴灌番茄,采用覆膜栽培与80%FC的灌水上限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  相似文献   
4.
滴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氮空间分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大田作物最优滴灌模式的研究是滴灌技术深入推广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田间试验,选取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两种滴灌类型,研究其在4种不同灌溉制度下农田水、氮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控制范围相同时,不同滴灌类型下冬小麦生育期内所需的灌水总量和灌水频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施肥量和灌水定额基本相同时,地下滴灌较地表滴灌促使硝态氮向深层土壤运移的几率更大。但总体而言,不同滴灌类型相同灌溉制度下,硝态氮运移规律基本相似;同种滴灌类型不同滴灌制度下的各处理冬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充分灌时,不同滴灌模式下的冬小麦产量差异性不显著;非充分灌时,滴灌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下滴灌抗负压堵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地下滴灌滴头负压堵塞与滴头出水口形式、滴头流量间的关系,发现滴头出水口形式对滴头抗堵塞性能影响显著。在窄缝、舌片、圆孔3种出水口形式中,窄缝式抗负压堵塞性能最好,但相同出水口形式时,小流量(小流道)滴头对抗负压堵塞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梳理和总结了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毒素种类、生物学活性、致病机制等,为后续的毒素分型、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以及相关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对肉母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评分5~6分、胎次2胎、产后1周内的安格斯母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第1组饲喂基础饲粮,第2、3、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200、250 g/头的过瘤胃脂肪,集中饲喂60 d,自由饮水。结果表明:1)产后肉母牛初始体重和体况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终末体重第3、4组较第1组有显著增加(P<0.05),终末体况第4组较第1组显著增加(P<0.05)。2)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尿素氮(UN)含量第4组较第1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第4组较第1、2组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胰岛素(INS)含量第4组较第1、2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含量第4组极显著低于第1组(P<0.01),第3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奶牛产后发情检出率和繁殖效率,用散户自繁的8-12月龄小公牛作为试情小公牛与母牛同圈饲养,并于比邻的单产水平接近的人工观察发情的散户奶牛繁殖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情小公牛组和人工观察发情组奶牛85 d以内配妊率分别为81.13%(43/53)和70.27%(26/37),差异不显著(P〉0.05);120 d内配妊率分别为93.06%(67/72)和79.59(39/49),差异显著(P〈0.05);年度总受胎率分别为97.22%(70/72)和82.14%(46/56),差异显著(P〈0.05)。说明应用8-12月龄尚未达到性成熟的试情小公牛,通过爬跨等多种直接刺激可提高奶牛发情检测效率和繁殖效率,缩短产犊间隔,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慢性冷热应激对繁殖母牛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抗氧化性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评估可早期监测繁殖母牛冷热应激反应指示物。试验选取体重和胎次相近的繁殖母牛10头,分为对照组、冷应激组和热应激组,分别在秋季、冬季和夏季3个阶段进行,各试验期采集血样测定免疫生化等指标,温湿仪测定养殖场全年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温湿指数(THI)。结果表明:全年THI监测显示夏季六、七、八月份属于轻度热应激;冬季一、二月份属于轻度冷应激,其余月份处于舒适区。血清指标测定分析发现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尿素氮(BUN)、葡萄糖(GLU)、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白细胞介素-4(IL-4)、雌二醇(E2)均呈现冷应激组>对照组>热应激组的规律,除GLB和GLU外,其余指标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 <0.01;P <0.05)。MDA和IL-2冷应激组极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小麦盆栽试验,研究向地下滴灌系统施加氟乐灵的排根效应。结果表明,地下滴灌不施药时滴头所在的竖直方向根密度较大,而施加少量氟乐灵后,滴头所在位置处根密度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氟乐灵有抑制小麦根系向滴头附近生长的趋势。施药时间、施药浓度和施药量均对药物排根效应显著影响,其中施药时间为极显著。施药时间越晚,排根范围越小,出苗后50d施药的平均排根范围仅为3.03cm2;施药浓度越小,排根范围越小,浓度为1.5g/L及1.2g/L的排根范围接近,而浓度为0.9g/L的平均排根范围最小,为6.0cm2;施药量越小排根范围越小,施药量为0.023g/滴头的平均排根范围为8.37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