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毛泡桐在甘肃省主要分布于陇南、天水二地(市)的十多个县(区),跨越了三个较大的气候带,最高分布在武都县米仓山海拔2050米处。据初步统计全省目前保留毛泡桐4.807万株。毛泡桐在甘肃亚热带生长优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在同一气候带内随海拔升高生长量降低,在各地最适宜的立地类型仍为水肥条件较好的川区,河谷阶地、沟道、沟坡下部等。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映梅 《草业科学》2005,22(1):12-14
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建立了效益监测指标体系,筛选出了54个指标因子,并对工程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退耕还林(草)工程涉及面广、规模大、投入多,其工程效益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育苗技术播种育苗种子在10月中下旬霜降以后采收后,放置于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种子晾干后放入麻袋或布袋中保存。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溉方便的沙质壤土地作苗圃地,在越冬前整地,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或农家肥5~6方,然后深翻一次。2月中下旬按畦宽1...  相似文献   
4.
5.
杜仲在甘肃省嘉陵江上游、白龙江下游的小陇山林区有天然分布,它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喜光、耐低温及干旱,在浅山及平原地区生长发育良好。1育苗技术11播种育苗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种子一般在10~11月采收,然后放...  相似文献   
6.
在陇中南部非灌溉川区,提出以农桐间作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性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模式应以路、渠、岸、村为框架,带、片、网、点相结合,农田内以地埂栽植为主,实行宽幅单行配置,并注意农、果配置结合。研究表明:该模式在7年内每公顷获得10.31m~3优质木材,粮食平均亩产比植桐前提高158.8%;树种以兰考泡桐、兰×南(白)和光×毛最为适生;丰产片林以兰考泡桐、5×5m的密度为最优组合的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7.
根据甘肃定西安家沟流域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状况、治理措施和生产状况,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人财物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分析,以种植业和畜牧业总体最大纯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从定性到定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土地面积、劳动力、畜力、社会需求和饲料需求的约束之下,应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求解最优目标解,得出优化方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后,农林牧用地比例由原来的6.5:3.1:0.4调整为1.7:4.8:3.5.  相似文献   
8.
卡氏植树法引进及示范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是一个干旱省份,水分亏缺一直是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引进卡氏植物法在干旱地区造林,栽植后经测定树穴内的土壤含水率增加了0.68-2.37个百分点,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5-2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吸水保水剂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总结了不同种类保水剂在干旱地区造林中的应用技术,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证明,适用适宜的保水剂产品,选择一定的用量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在我省陇东、陇南和陇中南部有天然分布与人工栽培的历史。由于它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工艺性能好的特点,八十年代以来在我省宜桐区已成为主要的造林树种。从城乡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以至农桐间作,沟、滩、坡、台及低山造林,已经形成优势先锋树种而被广泛采用。根据调查统计,截止1987年上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