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理化   1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燃煤电站布袋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脱汞性能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Ontario Hydro方法(OHM)对中国五个燃煤电站布袋除尘器(FF)/静电除尘器(ESP)前、后的烟气进行采样,应用美国EPA标准方法测定了烟气中Hg0、Hg2+和HgP的浓度。应用DMA80测定固体样品(煤、底灰、ESP飞灰)中的汞浓度。由汞平衡得出各个环节中汞所占的份额。由此得到FF和ESP脱除烟气中汞的性能。安装FF的电站1和2的综合脱除效率约为80%和20%,安装ESP的电站3、4和5的综合脱除效率分别为6%、20%和4%左右。这说明FF比ESP有更加优良的脱汞性能,而且FF/ESP脱除烟气中的汞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六水氯化镁(MgCl2·6H2O)由于较强的吸附能力、低反应焓以及较高的储热效率,成为当今热化学储能常用的材料.建立六水氯化镁脱水蓄热过程二维数值模型,将质量、动量、能量与化学反应物理场进行耦合,研究反应床的温度与转换程度分布,同时对反应器内自由空气流道的布置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讨论了入口流体流速和温度、材料孔隙率以及导...  相似文献   
3.
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在氧化石墨烯(GO)片层上原位生长纳米SnO2颗粒, 通过氨水调节体系pH值并对石墨烯进行掺氮,成功制备出了SnO2/氮掺杂石墨烯(N-rGO)和SnO2/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它的电池和电催化性能进行研究.XRD和SEM等分析结果表明,SnO2颗粒均匀地分布在N-rGO和rGO表面,粒径分别为50 nm和100 nm左右.进一步的TEM结果表明,SnO2颗粒是由更细小的粒径为5~7 nm SnO2颗粒所组成的二次团聚体.半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SnO2/N-rGO和SnO2/rGO的可逆容量分别为901 mAh/g、756 mAh/g,比同等条件下纯的纳米SnO2高6.0和4.9倍;在2 A/g的高电流密度放电情况下, SnO2/N-rGO和SnO2/rGO的放电比容量分别可以达到619 mAh/g和511 mAh/g,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SnO2/N-rGO的催化活性要高于SnO2/rGO,催化氧还原反应(ORR)主要按照四电子转移过程进行,为非铂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锌空电池气体扩散电极在存放和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会在毛细力的作用下不断浸入电极。电解液在气体扩散电极中的浸入量与分布情况决定了气体扩散电极中的化学反应活化区,从而影响放电性能。通过实验测量了气体扩散电极开始浸液的4天内浸液量与放电性能的关系,并借助拓扑网络数值模拟电解液浸入多孔介质的过程帮助理解该实验现象。结果表明,随着放电过程的进行,浸液量和分布情况不断变化;气体扩散电极放电性能变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浸液饱和度为39.4%时放电性能最佳;浸液开始2~24小时进行迅速,浸液饱和度达到81%,放电性能小幅下降;24小时之后浸液增速大幅减缓,放电功率随浸液量增加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以N-氟代双苯磺酰胺(NFSI)为氧化剂合成二硫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反应温和、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并无过度氧化的副产物(亚砜或砜类化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6.
A novel compound of 1,2-dis(1,3-diphenylpropan-2-yl)disulfane(C30H30S2,Mr=454.27)was synthesized in ethanol with 1,3-diphenyl-2-propanone as raw materials,giving high yield of product(90%).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IR,1H NMR,MS,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space group C2 with a=18.727(3),b=6.5179(9),c=13.7576(18),β=131.0610(10)o,V=1266.2(3)3,Z=2,Dc=2.136 g/cm3,μ=1.078 mm-1,F(000)=843,R=0.0490 and wR=0.1247 for 3211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I).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molecule is not symmetrical.There exist no classical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Moreover,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mpound 3 wa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下,以8.2%的二氧化氮为催化剂,反应管中残留的空气为氧化剂,分子溴为溴化试剂,研究了带有给电子取代基的苯和萘的氧化溴化.使用的低沸点非金属催化剂易于从产物中去除,很少玷污最终产品;但反应后有少量的苯环硝化副产物生成,这会造成催化剂二氧化氮的损耗.反应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大部分溴原子被转化到产物中.反应产物具有可控性:可通过改变溴源的用量,分别得到单溴化和二溴化产物.初步的机理分析结论为:反应可能经历分子溴和芳环的反应,生成溴代芳烃和溴化氢;然后在氧化氮类物种催化下,生成的溴化氢被氧气氧化为具有反应活性的溴.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石墨/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本实验采用了化学气相沉积在石墨颗粒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碳纤维包覆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拉曼、扫描电镜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手段对纳米碳纤维包覆层中纤维的形貌与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50℃下生长的板式结构的纤维嵌锂容量要高于600℃生长的无序结构和650℃生长的管状结构纤维;纳米碳纤维优良的导电性能能够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此外,复合材料中纤维比例在5;左右时,循环稳定性好,首次循环库伦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微波单缝衍射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波单缝衍射实验仪器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微波分光计衍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发现衍射曲线是单缝和发射源前的矩形喇叭口2次衍射叠加的结果,且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吻合相当好.  相似文献   
10.
王乾  程崇庆 《中国科学A辑》2002,33(7):640-649
给出了近可积Hamilton系统共振区内的余维2低维不变环面在某种非完全退化情形下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