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X-H (X = N, O, C, and so on) equilibrium bond length in a Morse oscillator and the X-H stretching overtone frequency shifts is obtained theoretically. We use the equation to discuss the empirical linear relationships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for heterocyclics, alkanes and fluorinated benzenes. On the other hand, a unifi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X-H bond angles and the experimental quantities (ω(?) and the coupling strength λ) is also presented for XH2, XH, and XH4 molecules or molecular fragments. Calculations of X-H bond angles for a number of molecules show that the results from our equations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Also we can extract the information of relative magnitude of bond coupling force field.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硫作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复杂,不利于现场实时监测。本研究采用垂直沉降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紧密堆积型三维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胶体阵列,并且利用甲基纤维素(MC)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三维阵列的载体制备了蛋白石型和反蛋白石型纤维素膜。这些纤维素光子晶体膜结构色明亮,反射峰明显且峰型良好。二甲基亚砜(DMSO)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溶解性能,负载了DMSO的反蛋白石膜吸附二氧化硫气体后结构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实现了裸眼检测,且检测限低于国家二级防护浓度(7898 mg/m~3),为大气中二氧化硫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重复性好、便捷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一飞 《物理学报》1956,12(1):83-84
林贻堃与冯秉铨先生发表了“测定强力管静态特性的一个新方法”后,为了课堂示演及便利实验室或工厂能对制成的电子管作迅速且全面的检验,作者曾按[1]中之图11进行了试验,并得到该文报导的结果。 通过这次实践,作者得到颇多启发,参考了其他文献,初步设计了本文介绍之电路。此电路较易实现,同样可以观测正栅区,并能得到更加接近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检测用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快速、持续、无创检测技术在血糖监测领域的重要性,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阵列为光子晶体制孔模板,以葡萄糖为印迹模板,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混合单体,4-乙烯基苯硼酸为识别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制孔模板间隙进行共价型分子印迹聚合,除去制孔模板后,制得具有规整孔结构的新型光学凝胶材料--...  相似文献   
5.
摘 要:本文以复合材料层压板标准冲击试样,用落锤试验、冲击后压缩试验的手段研究了三种不同铺层的低速冲击特性。分析了冲击响应接触力、能量的基本特性和变化规律,发现冲击能量相对于板阻抗水平的不同会导致接触力-时间曲线形状的差异。从冲击总能量、吸收能量和损伤耗散能量的角度阐释了能量和接触力与层压板损伤、变形、压缩剩余强度的关系,损伤直接取决于吸收能量,与冲击总能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接触力无明显联系。最大接触力是仅取决于板损伤阻抗性能的一个门槛值。同时,进行了冲击过程动态有限元模拟,得到了冲击响应参数曲线和损伤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邻苯二甲醛(OPA)是一种新型化学消毒剂,在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为保证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在临床使用中必须对其浓度进行检测和验证。本研究在二维光子晶体(2DPC)水凝胶中修饰乙二胺(EDA)并嵌入氨基,使水凝胶氨基功能化,制备了一种响应性2DPC水凝胶。2DPC水凝胶聚合物链上嵌入的氨基可与OPA反应,随着OPA浓度增加,水凝胶的交联密度增大,从而导致水凝胶体积发生相变,即发生收缩现象,2DPC的微球间距逐渐减小,而德拜衍射环直径逐渐增大。通过测量德拜衍射环直径的变化,并根据公式计算得到2DPC的微球间距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01~106nmol/L范围内,OPA浓度的对数值与微球间距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基于氨基功能化的2DPC水凝胶传感器可实现对OPA的定量检测。本方法检测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为0.21 nmol/L(3σ/k)。采用此水凝胶传感器检测了稀释的临床消毒剂中的OPA,回收率为100%~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8%~5.5%。本研究构建的2DPC水凝胶传感器可用于临床内窥镜等器械消毒剂中OPA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层压板低速冲击响应与损伤参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针对复合材料标准冲击试样,用落锤试验手段研究了三种不同铺层层压板的低速冲击特性.分析了冲击响应接触力和能量的基本特性及变化规律,发现冲击能量相对于层压板阻抗水平的不同会导致接触力-时间曲线形状的差异.从冲击总能量、吸收能量和损伤耗散能量的角度阐释了能量和接触力与层压板分层损伤、凹坑变形的关系.发现损伤直接取决于吸收能量,与冲击总能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最大接触力是表征层压板损伤阻抗性能的一个门槛值.在一定能量条件下进行冲击,峰值接触力若达到层压板的接触力门槛值,则峰值接触力不再随损伤程度而增加,不能继续作为损伤的表征参数.同时,进行了冲击过程动态有限元模拟,得到的冲击响应参数曲线和损伤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分离复杂样品中牛血红蛋白(Hb)的方法. 以单分散的二氧化硅球为载体, Hb为模板, 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空心球(MIHS).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该印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MIHS的单分散性好、 粒径均匀, 是一种理想的固相萃取填料. 以该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 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了其对Hb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制备的MIHS在磷酸盐缓冲液(pH=7.0)中对Hb的回收率高于80%, 而对核糖核酸酶A(RNase A)和细胞色素C(Cyt C)的回收率低于50%, 方法的精密度高(RSD<5%). 与Hb印迹硅球相比, MIHS具有较快的传质速率和萃取效率. 将MHIS应用于复杂样品中Hb的分离, 结果表明, MIHS可以从加标牛血清中选择性吸附Hb, 吸附率达82%.  相似文献   
9.
石笋是一种在地下溶洞中形成的碳酸钙沉积物,其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并固定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核素,因此被广泛用作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代用指标。然而,石笋中的放射性核素,如铀、钍等,对石笋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环境指示意义有重要影响。因此,对石笋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准确测定,对于理解石笋的形成机制和环境指示意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测出当中所包含的核素,通常利用γ谱学的内容,确定石笋中放射性核素的能量,从而找出对应的核素。高纯锗(HPGe)γ谱仪因其优越的性能,通过γ射线与谱仪上的高纯锗相互作用,可对石笋中放射性射线进行测量。对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133Ba、241Am、152Eu三个标准点源在轴向距离探测器0 cm、5 cm处进行实验测量,通过Gamma Vision32软件进行能量刻度,获得能量与全能峰道址之间的关系,利用放射性核素总表找出能量所对应的核素,从而确定石笋中放射性核素。  相似文献   
10.
分子印迹胶体阵列检测对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硝基苯酚(p-NP)为印迹模板,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备单分散的对硝基苯酚分子印迹胶体微球。通过垂直沉降法将分子印迹胶体微球自组装为分子印迹胶体阵列,采用胶带将分子印迹胶体阵列粘贴固定。固定于胶带上的分子印迹胶体阵列膜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对目标分子p-NP具有明显的光学响应。分子印迹微球吸附目标分子发生溶胀,引起胶体阵列溶涨,分子印迹胶体阵列(MICA)反射峰位置发生移动。实验结果显示,MICA随着p-NP浓度增加,反射峰红移近60 nm,MICA表面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蓝紫色;而非印迹胶体阵列红移量只约40 nm。MICA简化了光子晶体凝胶传感材料的制备步骤,为开发新型高性能生化传感器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