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理化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鉴于目前连铸辊制造工艺存在的不足,以爆炸复合法制造1Cr13Mo/45钢复合轧辊,并以爆炸复合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探伤和金相观察等方法,研究药厚和间隙大小对复合界面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厚一定的情况下,间隙对复合轧辊界面波形的影响较大;而在间隙一定的情况下,药厚对复合轧辊界面波形的影响不明显.通过实验,获得了该...  相似文献   
2.
利用图像方差能很好地反映目标边缘信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方差的K均值聚类红外目标检测算法。利用形态学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相应的模板计算得到红外图像的方差图像,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方差图像进行聚类,从而分离出目标类别和背景类别。实验表明,该算法提取的红外图像中目标信息的兰德指数最高,说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取红外图像中目标信息,从而达到目标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研制亚硝酸根离子溶液标准物质。以质量平衡法作为定值手段,采用离子色谱法(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恒重干燥法等分别对原料中的主成分、无机杂质及水分含量准确定量。以重量–容量法制备值作为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斜率考察结果表明,该亚硝酸根离子溶液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研制过程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展开评估。研制的亚硝酸根离子溶液标准物质特性量值为10.0μg/m 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k=2)。该标准物质可为环境污染物中微量亚硝酸根离子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复杂背景条件下,红外目标检测存在的准确率低、召回率低、以及网络模型在嵌入式计算平台上推理速度慢的问题,以轻量化网络YOLOv4-Tiny作为算法的基本架构,结合视觉注意力机制和空间金字塔池化思想,提出两种面向嵌入式系统的红外目标检测网络,利用迁移学习策略进行训练,在以昇腾310 AI芯片为核心的Atlas 20...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速稳定流复杂管系的有限元模型直接用广义Lanczos法进行模态参数和稳定性分析,从而提高了计算效率。文中对完全避免复数运算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实用的计算公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基于视觉认知的红外目标分割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红外图像中目标分割算法,针对基于灰度分割算法存在的过分割或分割不足,以及对低灰度目标的不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认知的红外目标分割算法。将红外图像的灰度信息转换为图像方差信息;运用单边切比雪夫不等式理论,获取目标数据分布与其k倍标准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完成目标边缘的预分割;由形态学填充运算,得到用于目标分割的二值掩膜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的分割出红外图像中处于不同灰度等级下的目标信息,且误分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挥发性有机物溶液标准物质在熔封过程中影响量值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贡献。通过实验考察溶质沸点在-13.4℃至220℃的7种挥发性有机物溶液标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熔封,使用外标法准确测定熔封前后溶液的量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溶质沸点在-13.4℃至80℃范围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溶液的最佳冷却温度为-20℃,溶质沸点在80℃至220℃范围内溶液的冷却温度相对较高。溶质沸点越低,对挥发性有机物溶液的分液方式要求越高,全密闭管路的分液方式最佳。在安瓿瓶熔封过程中使用冷却套管,可以有效的减少火焰热效应对溶液的影响。对实验考察的7种挥发性有机物溶液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可降低至1%以内。  相似文献   
8.
邻羧基苯甲醛水杨酰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酰肼和邻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化合物邻羧基苯甲醛水杨酰腙(C15H12N2O4),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9.352(8),b=14.219(8),c=12.762(3),β=115.605(14)°,V=3167(3)3,Z=8,F(000)=1344,Dc=1.344Mg/m3.该化合物分子通过两个苯环间的氢键作用(N—H…O)缠绕成了一个无限双螺旋链.热重实验表明该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的分解峰温值为232.64℃.初步生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四氯乙烯中石油类溶液标准物质GBW(E) 084795的制备过程。采用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卡尔费休滴定法定量测定原料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中主成分、无机元素和水分含量,并根据质量平衡法对三种原料的纯度进行定值。以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为溶质,四氯乙烯为溶剂,采用重量-容量法制备标准物质,以制备值为标准值。使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对研制的标准物质进行量值核验、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标准物质量值准确,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有效期为12个月,评定了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分量,确认该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为1 000μg/m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5%(k=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