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血者HBsAg多位点变异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HBV的高流行区,HBsAg流行率在10%左右。因此在采供血中HBV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所用的ELISA方法检测HBsAg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效防止了HBV的经血传播。然而HBV在复制过程中涉及逆转录,大大增高了碱基错配的频度,为HBV迅速变异提供了分子基础。随着HBV疫苗接种的不断推广和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一方面有效切断和抑制了HBV的感染、传播和复制,另一方面也导致变异株的出现。我们从献血者中发现了1例HBsAg发生变异的个体,并分析其基因序列,研究其对检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丙型肝炎(HC)在我国部分地区献血者中流行。国外文献报道,ALT>25iu、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献血者中抗-HCV阳性率较高。因此我国部分血站也借用这两个指标来筛选献血者。本文作者随机抽取农村采血点献血者血样本326份,分别检测ALT、抗-HBc和抗-HCV。材料与方法 1.检测样本:农村采血点献血者样本326份。 2.ALT测定:比色法。试剂均为本站质控科配制。具体操作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正常值≤25iu。  相似文献   
3.
9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研究,了解其脂质代谢紊乱的状况,并探讨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性。方法:对9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80例正常体重儿童采禁食12h以上的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ApoAI、ApoB)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index,AI)。结果:肥胖组儿童TG、LDL-C、VLDL-C、LDL-C/HDL-C、ApoB、AI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HDL-C、HDL-C/TC、ApoA、ApoA/Apo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5),肥胖组与正常组儿童TC浓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质代谢紊乱,其发生AS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取核酸检测(NAT )技术进行血液筛查,减少由献血者感染“窗口期”及隐匿感染献血引起的疾病传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4358份献血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检测,同时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进行 HBV-DNA 、HCV-RNA 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RNA 核酸检测。结果 NAT 检测阳性 ELISA 检测阴性标本共51份。51份标本有鉴别试验结果的33份,其中32份 HBV-DNA 阳性,1份 HIV-1 RNA 阳性,HIV-1 RNA 阳性的献血者经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印迹法确认为 HIV-1疑似阳性(gp160和 p24±)。半年后再次回访该献血者,抽取血样送南京市疾控中心经免疫印迹法确认为 HIV-1阳性(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结论 NAT 技术可以减少由献血者感染“窗口期”及隐匿感染献血引起的疾病传播,从而减少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羊狂蝇第一龄幼虫显菱形,长约1mm,口器发达而向后弯曲,其周围有刺数圈,各体节腹面的前缘具完整或不完整的刺3~4圈,侧缘有小毛,末端肛节为左右两叶,每叶具9~11个强大的钩状刺,主要分布我国内蒙、新疆、青海及西藏的牧区。国内羊狂蝇幼虫感染人眼报导有见,而新疆地区2009年仅一例报导作者将2008年3月~2012年10月  相似文献   
6.
全自动酶免疫系统存在进板后降温再升温的过程,使ELISA检测板在37℃条件下实际温育时间缩短,可导致弱阳性样本漏检。为此,我们记录了温育塔内温度变化情况,并改变温育时间,观察不同温育时间下检测结果。1材料及方法1.1样本来源HBsAg质控品(1 IU/mL)、抗-HCV质控品(2 NCU/mL)、抗-HIV质控品(2 NCU/mL)、抗-TP质控品(1NCU/mL)均购自北京康彻思坦公司,HBsAg质控品批号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HBsAg的抗-preS在HBV自然感染后抗-HBs阴性献血者中的应答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从8 265名5项血液学指标合格的献血者中筛选抗-HBs阴性,抗-HBc阳性的个体,然后再检测其抗-preS。结果共筛选抗-HBs阴性,抗-HBc阳性211例,其中抗-pre-S1/pre-S2阳性165例。结论 HBV自然感染后抗-HBs阴性个体大多数产生了针对HBsAg的抗-preS,该抗体具有更为良好的免疫原性;抗-preS检测能对抗-HBs无应答者进行进一步区分,免除不必要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血站ALT检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血站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方法参照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本实验室献血者血清ALT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献血者血清ALT浓度为20.9 U/L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7 U/L,取95%置信水平,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为1.4 U/L。构成不确定的分量中,校准品浓度分量所占比例最大,为96.18%。结论该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血站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赵静  姚慧兰  马贵明 《江苏医药》2007,33(3):314-31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人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染疾病,也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之一.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法应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118位氨基酸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118位氮基酸变异对ELISA检测的影响。方法PCR扩增献血者表面抗原基因,恢复变异点氨基酸为野生型,构建不同的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株中表达,检测各自在不同试剂中的反应格局。结果117位点对检测反应格局不产生明显影响,118位点的变异明显影响检测格局,恢复变异点氨基酸明显提高了检出率和灵敏度。结论118位氮基酸变异影响了乙肝表面抗原的筛查,改变了其的免疫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