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洪  陈世Jun 《天津医药》1989,17(4):206-209
本实验发现:P-300不仅适用于有配合能力的受试者,也适用于无配合能力的低智 IS 患儿,它既能代表大脑皮层的感知能力,也可能反映特定大脑皮层功能的成熟程度,与 IQ 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而趋于稳定。多动手对侧 P-300的波幅、VEP 晚期成分及 ABEP 中枢传导时间均与智能水平相关,临床上可望用以对接受治疗的 IS 患儿进行随访,观察疗效和病情变化。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的处理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 IS 患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对大鼠下肢高压喷射伤(HPII)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压喷射伤模型)、治疗组(尾静脉注射MP 30 mg/kg)。6 h后观察喷射面积、肢体循环情况、HE染色检查血管、神经、肌肉病理变化,计算肝指数,ELISA检验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肢体循环障碍,血管、神经和肌肉病理明显断裂损伤,肝指数下降,而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压喷射伤后注射MP可以减轻大鼠肢体损害,降低肝脏负荷,改善血清炎性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患者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45例(76侧)≥65岁老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总有效率93.3%(42/45),其中治愈率66.7%(30/45),好转率26.6%(12/45)。结论:鼻内镜手术同样适合于老年患者,可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晚期肝癌患者动脉灌注人重组腺病毒p53介入治疗前后的生物学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人体内微核实验检测介入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突变型p53表达及自发微核形成的改变。结果经p53基因动脉灌注介入治疗后,患者突变型p53平均表达率明显下降,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前平均23.74%,治疗后平均1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微核率(MNF)与治疗前的比较(0.144%VS0.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灌注人重组腺病毒p53介入治疗晚期肝癌中的生物学研究对治疗剂量的选择、治疗效果的判断有积极的指导和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技术早期修复Ⅰ型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30例Ⅰ型锤状指畸形在放大 3~4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显露伸指肌腱,用1枚直径1.0 mm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DIP)于10°~15°过伸位,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用7/0无损伤线做间断水平褥式缝合,使近侧伸肌腱末端与远侧肌腱断端靠拢.术后用支具保持DIP过伸、近侧指间关节(PIP)屈曲位,4周去除支具,6周拔出克氏针,指导患者逐步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按 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发生,无明显肿胀、疼痛等,畸形矫正并DIP活动改善.结论 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局部创伤小,组织辨别清晰,断端吻合精准,能最大程度恢复肌腱的解剖形态,有利于肌腱血运的建立,促进愈合,减少缝合处的异物和对局部的刺激,防止皮肤坏死,减轻术后粘连和远节背侧肿胀程度等,是治疗Ⅰ型锤状指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例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行皮肤扩张器置入额部帽状腱膜及额肌下扩张充足的皮肤软组织;Ⅱ期设计滑车上动脉额部三叶瓣转移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结果:本组5例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全部存活,随访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鼻外形、功能良好,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能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修复后鼻外形、功能良好,疗效可靠,是治疗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血管移植是目前血管外科的研究热点,但保存后血管壁力学性能的检测问题亟待解决。目的:总结目前研究动脉壁力学的技术以及该研究方向面临的问题。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2016-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主动脉血管、动脉壁、力学、弹性、检测方法”,英文检索词为“aortic vessels,arterial walls,mechanical model,elastic structure,mechanical testing”,检索国内外有关主动脉血管壁力学结构的分布及检测力学结构方法的相关文献,就机械力学检测和微观力学检测研究作为纳入标准,最终选取5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动脉壁的特征是复杂的微结构,它影响血管组织的机械性能。动脉壁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和弹性蛋白纤维、蛋白多糖、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基质,这些成分在冻存保存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破坏。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的主动机械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决定了被动机械反应。血管移植物在处理后,血管壁骨架受损情况的检测技术仍需进一步探索或总结一套更精准的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平衡及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级别为Ⅲ或Ⅳ级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患儿20例.按照年龄、性别及GMF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肌内效贴+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每组各10例.肌内效贴单次贴扎维持1d,5次/周,常规运动疗法4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项量表)、坐位平衡功能(SAS)及肌张力(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等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并预防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GMFM-Ⅱ区)、坐位平衡(SAS)及肌张力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跟耳试验及坐位平衡的改善,试验组(跟耳试验左56.67±4.03,跟耳试验右61.00±6.16,SAS评分17.33±1.89)疗效优于对照组(跟耳试验左52.67±3.39,跟耳试验右51.33±4.19,SAS评分13.33±2.05),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粗大运动功能(GMFM-Ⅱ区)、足背屈角及股角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和躯干肌张力情况,提高患儿坐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动脉灌注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初步观察动脉灌注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晚期肝癌30例,治疗组14例,对照组16例.根据造影表现决定灌注药物的靶动脉,治疗组在靶动脉注入p53基因,每次用1012VP,加羟基喜树碱20 mg,每周1次,连用3周为1疗程,14例患者分别接受1~4疗程的治疗.对照组给予羟基喜树碱20 mg肝动脉灌注.结果 治疗组生存期最小14 d,最长405 d,平均238.1 d.对照组生存期最小18 d,最长167 d,平均80.7 d.两者相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示指软组织及神经缺损的皮瓣存活优良率和感觉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应用带桡神经浅支转位的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示指掌侧皮肤缺损27例,术后全部随访3个月~2 a,观察皮瓣出现远端坏死、血管危像的频率及感觉恢复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修复后27例皮瓣、供区游离植皮全部存活,随访皮瓣外观良好、质地佳、感觉恢复满意,皮瓣静止两点辨别觉8~10.2 mm,平均9 mm。结论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对于合并肌腱外露的示指软组织缺损,皮瓣易切取,血供稳定,对肢体损伤小,可缩短病人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