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是近年来磁共振成像重大进展之一,该技术利用器官内的液体作为天然对比剂的原理使含水器官显影。它代表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具有无创性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GP)技术是利用天然的胰液、胆液作对比剂,立体地显示胆管和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妇女骨矿含量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矿含量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CT对268例妇女行腰椎2~4骨密度测量及血清雌酮(E1)、雌二醇(E2)测定。其中未绝经者50例,绝经者218例。结果绝经后妇女骨矿含量与E1、E2呈正相关,并随绝经年限的延长骨矿物质明显丢失,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提高。结论绝经后妇女骨矿含量与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4.
MR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 2 0年间 ,医学影像学有了明显进展 ,各种影像设备的分辨率不断提高 ,一些实验性成像系统已具有了显微分辨能力[1] ,这些进展将活体影像学带进了基础科学 ,使其可以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与此同时 ,分子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 ,为基因组研究、疾病机理分子水平的阐明及基因治疗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据此 ,Weissleder等[2 ] 提出了分子影像学 (molecularimaging)的概念 ,它指的是活体状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方法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传统的影像诊断显示的是一些分子改变的终效应 ,而分子影…  相似文献   
5.
颅底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是X线照片观察颅骨肿瘤转移,特别是鼻咽癌转移的重要骨性标志。X线检查方法最为简便。作者对200具正常干颅骨的听眶位和听眦位颅底片作了三孔形状、位置、大小和清晰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X线表现的因素很多。作者讨论了这些因素,认为听眦位显示卵圆孔最清晰,而破裂孔的解剖外口极不规则,听眶位能很好显示内口,后者作为观察标志是适宜的。此外,作者认为不能仅仅以大小的轻微改变(不大于0.5mm)作为癌肿破坏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将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ERP)与数字减影技术结合,以获取胰腺实质造影像。对47例同时行ERP及实质造影相比较。造影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结果胰腺正常35例,慢性胰腺炎7例,胰腺癌5例。胰实质显示率65.9%,2例并发轻度急性胰腺炎。分析了正常及异常胰实质像的造影表现,认为在ERP时获取胰实质的数字减影像是安全可行的。减影图像能清晰显示胰实质病变,对慢性胰腺炎及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优于常规ERP。此法可选择性用于临床疑有胰腺病变者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及复发结石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是否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及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结石有关。方法 1980年1月至1996年6月.我科共收治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21~80岁(57±12)。十二指肠憩室诊断均经X线造影片显示为据。结果 结果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明显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及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结石有关。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可能是胆总管结石或复发结石的病因之一。因此,对胆囊或胆总管术后复发胆总结石者,应考虑合并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0年前第一篇有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文章发表以来,fMRI技术因其能够无创伤地对神经元活动进行较准确地定位,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可行性等优势,已经成为脑功能成像发展最迅速的新技术之一,并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如:视觉、运动、感觉、听觉、味觉、语言、音乐以及记忆等。同时,fMRI的临床应用前景也很广阔,一些文献报道fMRI可应用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精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笔者就fMRI的原理以及它在脑肿瘤、癫痫和神经可塑性方面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口服果汁后MRCP评价胰管形态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口服果汁后MRCP对胰管成像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31例受试者口服果汁前后分别行MR-CP检查,评价胰管各部分显示情况和直径,胰管最佳显示时间,以及胃肠道重叠干扰情况。 结果 所有受试者口服果汁后胰管各部分显示情况及平均直径均比口服前显著提高,口服后胰管最佳显示时间为(55.75±15.65) min,胃肠道内液体重叠干扰最明显的时间是(43.88±17.12) min。 结论 口服果汁后MRCP可显著提高胰管显示情况,胰管显示最佳时间为口服后60 min。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成像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中的氢质子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共振现象这一特性进行成像的。其成像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主要体现在MR血管造影,MR组织特异性对比剂成像,MR水成像,功能MRI,MR波谱,显微MR,分子成像,介入MR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