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心肌背向散射积分特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肌病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gilent Sonos 5500型超声诊断仪配置的声学密度定量分析软件,对比检测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Ⅰ组:无并发症者30例;Ⅱ组:合并视网膜或肾脏等微血管病变者30例)和30例健康志愿者不同节段心肌组织校正的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率(CVIB%)。结果 (1)正常组心肌IBS%呈周期性变化,糖尿病各组IBS%亦呈周期性变化,但变化幅度减低;(2)糖尿病各组心肌IBS%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糖尿病Ⅱ组CVIB%较对照组显著减低;(3)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各组间无差异,舒张功能参数E峰和A峰的速度比值及时间速度积分比值糖尿病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E峰减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4)心肌IBS各参数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之间未发现相关性,而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CVIB%与相应节段的室壁增厚率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心肌组织背向散射积分参数与健康者显著不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测定可以作为临床无创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肌病变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声检查对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病变严重时可引起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周围炎和扁桃体周围脓肿,临床上三者症状相似,鉴别较困难。笔者应用超声检查进行辅助诊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中学教师动态血压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0—04/06石家庄市藁城中学健康中学教师100人,男45人,女55人,年龄21~60岁。采用Spacelabs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受试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受试者年龄21-60岁,每10岁为一年龄组,21.30岁组32人,31—40岁组25人,41-50岁组20人,51—60岁组23人。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计算血压负荷。动态血压均数正常参照值:24h低于130/80mmHg(1mmHg=0.133kPa),白昼低于135/85mmHg,夜间低于125/75mmHg;血压负荷(在一定时间内收缩压和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的读数百分率)低于10%。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中学健康中学教师100人。①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24h及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gt;0.05)。②51—60岁组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119&;#177;4),(76&;#177;5),(90&;#177;4)mmHg;(110&;#177;7),(68&;#177;5),(82&;#177;4)mmHg;(112&;#177;8),(70&;#177;4),(84&;#177;4)mmHg;(112&;#177;5),(71&;#177;6),(86&;#177;4)mmHg,P&;lt;0.01)]。③51~60岁组白昼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P&;lt;0.0l)。④夜间平均收缩压:41~50岁组,51—60岁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21~30岁组,31—40岁组[(108&;#177;8),(108&;#177;7)mmHg;(105&;#177;8),(106&;#177;9)mmHg,P&;lt;0.01];夜间平均舒张压:51—60岁组明显高于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69&;#177;5),(63&;#177;4),(64&;#177;5),(65&;#177;7)mmHg,P&;lt;0.0l)。⑤各年龄组24h、白昼、夜间舒张压负荷明显高于收缩压负荷(P&;lt;0.01);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明显高于白昼(P&;lt;0.01)。结论:健康中学教师24h及白昼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21—50岁教师血压增高不明显,50—60岁教师血压增高明显。健康中学教师的动态血压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夜间血压负荷与白昼相比明显偏高,尤其是夜间舒张压负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 (PE)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TDI观察13例应用螺旋CT诊断的急性PE患者治疗前后右室功能参数的改变 ,并分析TDI参数与肺动脉栓塞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PE患者治疗后右室侧壁基底段VE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 10 .2 7± 3 .83 )cm/svs ( 13 .48± 3 .82 )cm/s ,P <0 .0 5 ,VA显著降低 ( 2 3 .16± 6.89)cm/svs ( 17.88± 3 .79)cm/s ,P <0 .0 5 ,右室侧壁各节段VE/VA增高显著 ;右室侧壁基底段VE/VA与螺旋CT肺动脉阻塞指数之间显著相关 (r =-0 .45 9,P <0 .0 5 )。结论 TDI参数对急性PE患者病变程度及疗效判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研究脑梗塞患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60例脑梗塞住院患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组年龄偏大。病变组中,血管病变范围60岁以上较大,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病变部位,颈总动脉较颈内动脉发生率高(72.2%:27.8%),颈总动脉分叉处与颈总动脉无明显差异(40.3%:37.1%),而左右颈动脉也无明显差异(46.3%:53.7%)。结论:颈动脉超声对脑梗塞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但年龄因素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右室巨大粘液瘤1例李路明,邢恒国,刘锐,张继增,张伯颖附属二院功能科(050000)河北省辛集市第一医院关键词超声;心室;肿瘤;诊断患者,女性,28岁。于4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痰不多。当地医院对症处理,症状稍有缓解。30天前劳累后出现心...  相似文献   
7.
例1,男,30岁,因上腹部不适、憋胀,胸部憋闷20天就诊。体格检查:患者急性病容,呼吸稍速,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体温36.3℃,心率89次/min,心界扩大,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片提示:心包囊肿。CT表现:右前纵隔见混杂密度囊性占位约5.5cm×6.8cm×6.6cm,囊壁部分钙化,囊内密度欠均匀,可见脂肪密度,CT值86Hu,提示畸胎瘤。超声表现: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于右心房右前方探及巨大混合性包块约6.5cm×5.5cm(图1)。边缘光滑、回声强且不均匀,包块内部以不均匀中低回声为主,间有散在强回声斑点。右心房明显受压,右心房腔呈狭长通道伴三尖瓣高流速血流。…  相似文献   
8.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 (IBS)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3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和 2 8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颈动脉斑块数量和性质、内中膜厚度 (IMT)和斑块背向散射积分校正值 (IBS % )的差别。结果 AMI组和UAP组软斑检出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其IBS %值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 (P <0 .0 0 1) ;IMT值AMI组、UAP组和SAP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明显不同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应用IBS可以客观、定量评价颈动脉斑块性质 ,可能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和冠心病预防措施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50例无合并症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者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时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每例患者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不仅出现在收缩期,也出现在舒张期;但舒张期分流量较少,分流速度较低,不能产生人耳听阈范围内的杂音,也不能被心音图仪描记。  相似文献   
10.
病例 1,男 ,37岁。 18年前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挤进大型机器轮子中 ,经过及时抢救 ,未留任何残疾。 2个月前查体中偶然发现心尖部Ⅲ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 :于心尖四腔观显示右心室心尖部 0 .5cm回声中断 ,并与局部心包形成的2 .0cm× 1.5cm腔相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 :收缩期右心室内红色血流通过心肌中断处射入心包腔内 (图 1) ;舒张期心包内蓝色血流通过心肌中断处返回右心室 (图 2 )。超声诊断 :外伤性右心室假性室壁瘤。病例 2 ,男 ,5 8岁。 1年前曾患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示V2 ~V6 、Ⅱ、Ⅲ、avF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